景点搜寻
添马公园位于金钟夏慤道,占地约1.76公顷,毗邻政府总部及立法会综合大楼。 公园设计简约雅致,景观开扬,维港美景尽入眼帘。 除了多片广阔的草坪外,园内设施包括园景花园、特色水景、观景台、露天剧场及添马茶座等。
香港公园位于中环红棉路,佔地8.16公顷。
原址为域多利军营的香港公园保留了多座于1842至1910年期间兴建的军营文物建筑,包括于1989年列为古迹的旧三军司令官邸(现为茶具文物馆),以及于2009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的罗连信楼(现为香港公园办事处及红棉路婚姻登记处)、华福楼(现为教育中心)和卡素楼(现为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中银大厦位于中环花园道,由享誉全球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建筑设计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大厦由4个不同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楼高367.4米,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位于中环昃臣道的终审法院大楼(又称「旧最高法院大楼」)于1912年启用,作为当时的最高法院之用。除了日佔时期及1978至1981年间最高法院短暂迁至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外,建筑物一直用作最高法院及其他法院和政府办公室。及至1984年,最高法院迁往现时金钟道高等法院大楼(前称「最高法院大楼」),建筑物于1985年至2011年期间用作立法会(1997年7月前称为「立法局」)会议厅及相关设施。随着立法会迁往添马现址,建筑物于2015年起用作终审法院。
终审法院大楼东西两侧分别是遮打花园及皇后像广场。3层高花岗石大楼外形雄伟,採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地面以爱奥尼亚式石柱环抱。大楼顶端矗立着左手持剑、右手持天秤,及蒙着眼的希腊女神泰米斯,用以代表公义。旧最高法院大楼外部于1984年列为古迹。
展城馆位于中环爱丁堡广场,是香港首个以规划和基建发展为主题的展览馆。 前身为香港规划及基建展览馆的展城馆,于2009年开始进行翻新及扩建工程。 2012年,名为展城馆的永久展览馆正式开放予市民参观。
除常设展览外,展城馆亦提供互动展览体验,展出香港城市规划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成就,让公众了解香港主要规划项目的规划过程及未来发展。
香港大会堂位于中环爱丁堡广场,于1962年启用,被誉为香港最重要的文化艺术场地之一。
香港大会堂佔地11 000平方米,由2幢建筑物和1个为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保卫香港而捐躯的军民而建的纪念花园组成。主要设施位于低座,包括设备完善的音乐厅、剧院、展览厅及餐厅。高座则设有演奏厅、展览馆、会议室、图书馆及大会堂婚姻登记处。
香港大会堂于2022 年列为古迹。
位于中环炮台里的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始建于1842年,并于1860年和1917年分别进行扩建和改建工程。大楼以红砖及花岗石所建,属爱德华时期的新古典风格,楼高3层,设有地下室,西北隅建有1座圆顶小教堂。大楼于1989年列为古迹。
大楼曾是政府官邸及商家名人的寓所,并曾经用作领事馆、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战后的临时政府总部、地方法院、最高法院、政府办公室,以及于1997年至2015年间用作终审法院。
自终审法院搬迁往中环昃臣道后,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被划入法律枢纽计划。为加强和推广香港作为国际法律、交易促成及争议解决服务的法律枢纽地位,政府在前中区政府合署西座、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以及交易广场二期拨出部分地方设立法律枢纽,将本地、区域及国际的法律相关组织汇聚在核心商业区,提供优质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经过翻新后,法律相关组织在2020年年中陆续迁入并开展服务。
香港海事博物馆创立于2005年,原位于赤柱美利楼,于2013年迁往中环8号码头现址。博物馆旨在保全、收藏及展示与香港及珠江三角洲海事及贸易故事相关的物品。博物馆楼高3层,设有逾10个展厅,藏品达1 200多件,馆内亦设礼品店及咖啡室等。
香港礼宾府位于中环上亚厘毕道,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官邸,也是政府接待显要和举行重要公务及社交活动的场所。
香港礼宾府于1855年落成,原属新古典建筑风格。经历多次修缮后,现时的建筑设计糅合东西文化精髓,外型典雅独特,是香港的重要地标之一。
香港礼宾府于1995年列为古迹。
香港动植物公园位于中环雅宾利道,由1860年动工兴建,并于1871年全面落成并开放予公众参观。
公园所在地于1841至1842年为督宪府。 总督兼任驻港三军总司令,人称「兵头」,故公园又俗称「兵头花园」。 公园早期以蒐集和研究本地植物为主,故名植物公园。 自1876年起,公园陆续饲养雀鸟及哺乳类动物,后于1975年正式易名为「香港动植物公园」。
公园占地5.6公顷,东面部分称为「旧公园」,设有儿童游乐场、鸟舍、温室及喷水池平台花园; 西面部分称为「新公园」,主要是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居所。 除了欣赏动植物外,游人也可于园中的古迹径漫步,细味公园的故事。
太平山高约552米,是香港岛地势最高的地方。山上视野开阔,可尽览壮丽的城市景观。
前往太平山顶的其中一个方法是乘坐山顶缆车。山顶缆车于1888年启用,是全亚洲最早的缆车索道系统。缆车载运乘客从市中心的商业区出发,经过半山的住宅区到达位于凌霄阁的山顶缆车总站。
凌霄阁荟萃佳餚美食、特式商店及互动娱乐设施,设有观景台,是集美食、消闲、购物与娱乐于一身的消闲据点。位于凌霄阁对面的山顶广场亦设有观景台,广场有多间商店及食肆,也是不容错过的购物、饮食及娱乐热点。
除了在观景台看风景,游人可沿着山顶环迴步行径走一圈,沿着卢吉道及夏力道欣赏香港岛南北两面,以及维港的美景。
游人亦可沿着柯士甸山道或夏力道健身径往上走,到达山顶公园。公园有绿油油的大草坪和凉亭,在这裏可远眺西高山、薄扶林水塘及南丫岛一带景色。
大馆位于中环荷李活道,是一个集古迹及艺术馆于一身的建筑群。 该建筑群由三组宏伟的建筑物组成,即前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监狱。
经过历时10年的活化工程,大馆于2018年起分阶段向公众开放,是香港赛马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合作推行的重要历史古迹活化计划之一。 多座历史建筑、两座新建大楼(即赛马会艺方和赛马会立方)及户外空间,为不同类型的活动、展览及表演提供场地,激发大众对艺术及社区文化历史的兴趣和探求。
前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监狱于1995年列为法定古迹。
位于中环些利街的回教清真礼拜总堂建于1910年代,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由孟买商人哈吉. 穆罕默德. 埃萨克. 埃里亚斯(Haji Mohamed Essack Elias)捐款兴建,以取代原址的旧清真寺,堂内可容纳约400名会众。
回教清真礼拜总堂以混凝土和砖建成,具丰富的伊斯兰清真寺建筑特色。 回教清真礼拜总堂见证香港穆斯林社群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至今仍是本港穆斯林社群重要的礼拜和聚会场所。
回教清真礼拜总堂于2022年列为古迹。
在中西区,大型购物商场和百货公司星罗棋布,包括位于金钟的太古广场、金钟廊及统一中心;中环的置地广场、嘉轩广场、毕打行、太子大厦、遮打大厦及国际金融中心商场;以及上环的信德中心和永安中心等,定能满足你的购物兴致。除此之外,中环利源东、西街亦有不少摊档售卖价格相宜的服饰和日用品。
被评为三级历史建筑的中环街市位于中环皇后大道中及德辅道中之间,于1939年落成,至2003年停止运作。 街市其后交由市区重建局进行保育和活化工作,并于2022年全面重开予公众使用。
活化后的中环街市云集各式零售商店、食肆及酒吧,亦为展览及文化艺术活动提供场地。
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以皇后大道中为起点,贯穿中环多条狭窄的街道至终点干德道,由有盖行人道、16条可转换方向的单向自动扶梯和3条可转换方向的单向自动行人道组成。游人可悠闲地体验地道的街头风情,一睹都市生活的多个面貌,以及沿途依山而建的独特城市景色。
中环中心位于中环皇后大道中,高约350米,前庭花园面积广达1 500平方米,是香港岛的地标之一。中环中心地下是名为 「H6 CONET」的社区空间,透过艺术欣赏将社区和具创意的艺术人才联繫起来,除了提供展览及表演的场地外,亦设有绿化及休憩空间,供市民享用。
位于中环鸭巴甸街的PMQ元创方由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活化而成,原址为中央书院校址。
中央书院于1862年在中环歌赋街创校,是第一所为公众提供高小和中学教育的官立学校。学校于1889年迁往PMQ元创方的现址,并于同年及1894年分别改名为维多利亚书院及皇仁书院。校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严重破坏并被拆除,皇仁书院于1950年搬迁至铜锣湾现址,而鸭巴甸街的校址则于1951年改建为已婚警察宿舍,是香港首个为华籍已婚员佐级警员提供的住所。
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内的建筑物反映了现代主义的建筑特色,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2014年经活化后成为了PMQ元创方,原有宿舍单位改装成为创意工作室、期间限定店、共用工作间,让新进创作企业家,以及一些国际及本地设计品牌租用,以展示和销售其产品或服务。
孙中山纪念馆设于中环半山衞城道「甘棠第」,于2006年对外开放。纪念馆楼高4层,总楼面面积约2 560平方米。馆内设有2个常设展厅,展出多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配合多元化的视听节目,全面地阐述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蹟,以及香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维新与革命运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甘棠第」以第一任屋主何甘棠的名字命名,于1914年建成。整体建筑属爱德华时期的古典风格,是香港其中一座最早以钢筋构建,并铺设有入墙供电线路的私人住宅,亦是香港现存少数的20世纪初建筑物。「甘棠第」于2010年列为古迹。
上环文武庙位于荷李活道,为庙宇组群,由文武庙、列圣宫和公所3幢建筑物组成,约于1847至1862年期间落成。文武庙主要为供奉文武二帝,列圣宫供奉诸神列圣,而公所则为区内华人议事及排难解纷的场所。3幢建筑物以两条小巷分隔。
文武庙供奉的文武二帝分别为文昌帝和关武帝。文昌帝又称「梓潼帝君」及「文曲星」,相传文昌帝掌管知识和学业,故此为读书人及考科举者所奉祀,亦为孝道象徵。关武帝是三国时代(220年 - 280年)蜀国名将关羽,字云长,史称「关帝万人敌」,民间相传关帝兼备「智信仁义勇」,也是威武和忠义的象徵,广受膜拜。
上环文武庙于2010年列为古迹。
香港医学博物馆位于上环坚巷,前身为旧病理学院(又称「旧病理检验所」)。
旧病理学院于1906年启用,是香港首间专为公共衞生和医学化验而设的检验所。以红砖建成的大楼具爱德华式建筑风格,楼高2层,另设1层地库。旧病理学院于1990年列为古迹。
香港医学博物馆在1996年于该址成立,设有多个展览室,为公众介绍有关香港作为中西荟萃文化交汇地的中、西医学发展和医学遗产。
中山纪念公园位于西营盘东边街北,佔地约4公顷,是以国父孙中山先生命名的公园。孙中山先生曾于香港接受中学和大学教育,期间大部分活动均在中西区进行。而孙中山先生多次途经香港往返内地时,其船隻停泊的地点正是现时公园的位置。
公园中央的纪念草坪竖立了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儿童游乐场的游廊和钟楼的顶部,分别以孙中山先生曾就读的中央书院(即今皇仁书院)的柱廊式建筑及香港大学的本部大楼为设计蓝本。
中山纪念公园的其他主要设施包括篮球场、海滨长廊、7人人造草足球场、游泳池场馆等。
中西区海滨长廊-西区副食品批发市场段位于西环丰物道,佔地约5 200平方米,包括长约400米的海滨长廊及4个闲置码头。
海滨长廊的设计保留了西区副食品批发市场及码头的风貌和历史元素,4个码头设定为不同主题的休憩区域,营造富有特色的「码头」公园,为市民提供活动空间之馀,亦是团体举办活动的理想场地。
旧精神病院座落于西营盘高街,于1892年落成,原是外籍护理人员的宿舍。大楼自1939年起用作精神病院,直至1961年屯门青山医院启用后,改为日间精神科门诊部。大楼自1971年起一度被闲置,直至2001年改建为西营盘社区综合大楼,并保留建筑物的立面。
旧精神病院立面呈L形,属早期巴洛克式建筑,有宽阔的拱形游廊和粗琢花岗石块护土墙。旧精神病院立面于2015年列为古迹。
香港大学位于薄扶林,于1911年创立,并于翌年正式办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院校。
香港大学校园有不少建筑物已列为古迹或历史建筑物,其中最古老的建筑物是大学本部大楼。于1912年落成的本部大楼楼高3层,外型匀称,由多条古典的爱奥尼式花岗石石柱支撑的红砖大楼布局工整,以正面中央的钟楼作为中轴线,每边各建角楼2座。大学本部大楼外部于1984年列为古迹。
校园内的其他古迹有孔庆荧楼外部、仪礼堂外部、邓志昂楼外部、梅堂外部、现为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的冯平山楼外部,以及现时用作大学男生宿舍的大学堂外部等。
鲁班先师庙位于坚尼地城青莲臺,是香港唯一供奉有「百匠之师」之称的鲁班先师的庙宇。庙宇于1884年由当时香港的三行(即木工、油漆和泥水)同业人士集资兴建,採三进两院式布局,设置多堵精巧的护墙及大量凋刻塑像、浮凋及壁画。
鲁班先师庙于2009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位于坚尼地城的山市街,于19世纪时是一个让船只上岸维修及新船下水的「船台」。 山市街的楼梯画以昔日船台为主题,重塑当日船台和周边的风貌。 楼梯旁边的壁画亦展示了船台的横向视角和历史简介,让游人了解更多西环的历史。
壁画位于坚尼地城石山街,以「西环七台」的历史为题,重新展现昔日七台的建筑特色,以及当时人民生活的面貌。 「西环七台」由当年富商李升之子李宝龙开发,七台包括太白台、羲皇台、青莲台、桃李台、学士台、李宝龙台和紫兰台。 虽然七台大部分建筑现时已拆卸或重建,游人仍能透过壁画感受到西环昔日的魅力。
西营盘一带是咸鱼及其他海味的买卖中心,远近驰名,尤其集中于介乎皇后街和正街的一段德辅道西,故此处有海味街之称。至于文咸西街和永乐街则有大量参茸燕窝店,而高陞街亦有多间药材店,因此分别称为参茸燕窝街及药材街。游人在这裏可买到各式各样的参茸海味及药材等。
西港城位于上环德辅道中,前身为旧上环街市北座大楼,建于1906年。除了北座大楼外,旧上环街市原亦有南座大楼,位于皇后大道中,已于1980年拆卸。
旧上环街市北座大楼属爱德华式建筑风格的建筑物,外墙以红砖建成,拱顶正门则以花岗石砌成。自上环市政大厦于1989年启用后,旧上环街市便停止使用。大楼于1990年列为古迹。
大楼于1991年展开修葺工程,改建为传统行业及手工艺中心,并易名为西港城。西港城内有各种售卖特色手工艺品和布料的商店及食肆。
罗屋民俗馆位于柴湾吉胜街,原是一间有逾200年历史的客家村屋,因原户主姓罗而名为罗屋。罗屋是典型的三间两廊式客家民居,中央为正厅,正厅与大门之间有天井,天井两旁为房间、厨房和杂物房。屋外有可用作晒穀、晾衣和聚会,叫「禾坪」的空地。罗屋是柴湾区硕果仅存的传统客家民居,于1989年列为古迹。
罗屋经过重修后闢作民俗馆,展出乡村式家具和传统农具等。
柴湾公园位于柴湾翠湾街,佔地约7公顷。柴湾公园除了设有人工瀑布、人工湖及模型船池等设施外,亦放置了两尊古炮。
两尊古炮是在1973年于柴湾进行的海床挖掘工程时掘出的,相信为当年驻守柴湾附近军营的士兵所丢弃。自1985年起,这两尊古炮便放置在柴湾公园内一个小山丘(又称童军山)附近,供市民参观。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前称「香港海防博物馆」)位于筲箕湾东喜道,由逾百年历史的旧鲤鱼门炮台改建而成,全馆面积约34 200平方米,是一个以军事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常设展览「香港海防故事」介绍历代海防和军事变迁,让公众对海防故事有更深的认识。此外,博物馆还设有一条以军事为主题的史迹径,参观人士可透过史迹径感受鲤鱼门海峡的历史和军事氛围,更可欣赏四周的自然景致。
筲箕湾天后古庙位于筲箕湾东大街,建于1873年。天后古庙为两进三间设计,正殿供奉天后。
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代(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筲箕湾天后古庙于2010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筲箕湾谭公庙位于筲箕湾谭公庙道,于清朝光绪31年(1905年)建成,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谭公庙之一。
相传谭公于13岁得道成仙,因能呼风唤雨及替人治病被奉为神。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谭公诞,均有不少善信前来贺诞。
筲箕湾谭公庙是庙宇常见的二进式建筑,正殿供奉谭公,庙中保存着光绪年间铸造的铁钟和祭坛。筲箕湾谭公庙于2013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东区文化广场位于筲箕湾谭公庙道、东喜道及爱礼街交界。广场设有配备上盖的主舞台,绿化空间超过2 000平方米,是区内举行文化康乐活动的热门场地。广场亦连接爱秩序湾海滨,是欣赏筲箕湾避风塘景致的好地方。
香港电影资料馆座落于西湾河鲤景道,楼高5层,设有小型电影院、展览厅、资源中心、藏品库及修復工作室。香港电影资料馆定期举办电影放映、展览和座谈会等,以提高公众欣赏香港电影的兴趣,以及加深对香港电影历史的认识。
相关网站:
https://www.filmarchive.gov.hk/zh_CN/web/hkfa/home.html
葛量洪号灭火轮展览馆位于鰂鱼涌公园内,面积约1 200平方米。展览馆展出独特的消防文物,并辅以多媒体介绍,增进市民对香港海上救援工作的认识。
「葛量洪号」灭火轮于1953年投入服务,原是香港消防处灭火轮队的旗舰,曾参与无数船舶及沿岸火警的扑救和海上救援任务。「葛量洪号」在香港建造,反映了香港1950年代造船业的成就,深具历史意义。因此,「葛量洪号」在2002年退役后被香港历史博物馆列为藏品,妥善装置在展览馆内,并于2007年开放予市民参观。
柏架山道自然径位于鰂鱼涌柏架山山脚至山腰一带,起点设于英皇道近鰂鱼涌市政大厦,沿途设置了12个标志牌,展示有关植物学、环境保护及区内历史资讯,并途经原名为林边屋(又名红屋)的林边生物多样性自然教育中心。游人亦可顺道继续前往鰂鱼涌树木研习径,和战时炉灶遗迹游览。
林边生物多样性自然教育中心位于鰂鱼涌柏架山道,原名为林边屋(又名红屋),始建于1920年代,原为太古炼糖厂的高级职员宿舍。炼糖厂关闭后,政府于1976年接管林边屋,其后曾租予国际文化事业协会使用。林边屋于2010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并于2012年活化为香港首个生物多样性自然教育中心。
中心佔地约3 400平方米,设有3个主题展览廊、自然园区、资源室及活动室等。中心定期举办公众讲座、工作坊和导赏团等活动。游人亦可顺道参观中心附近的鰂鱼涌树木研习径,沿途欣赏本土树木。
战时炉灶遗迹位于大潭郊野公园(鲗鱼涌扩建部分)的鲗鱼涌树木研习径旁,是政府于1938至1939年期间建造,以备不时之需,供战乱期间作煮食之用。据说由于在香港保卫战于1941年12月8日爆发后仅18天香港便告失守,这些炉灶从未经使用。
大潭郊野公园(鲗鱼涌扩建部分)紧接大潭郊野公园北面,范围包括柏架山及毕拿山北坡,佔地270公顷,可眺望维港两岸风光,亦设有多个郊游及烧烤地点。郊野公园内有多条热门的远足路线,例如金督驰马径、卫奕信径第2段、柏架山道自然径和鲗鱼涌树木研习径等。大潭郊野公园(鲗鱼涌扩建部分)邻近鲗鱼涌及西湾河,深受东区居民欢迎,是晨运和进行各类康乐活动的热点。
「油街实现」位于北角油街12号,前身为1908年建成的香港皇家游艇会会所,由1幢主楼和两幢附属建筑物组成,属爱德华时期的「艺术与工艺」建筑风格。建筑物外牆以红砖和粗灰泥建成,并有显着的烟囱和水管。前香港皇家游艇会会所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建筑物于2013年活化为推广社区及社群艺术的空间──「油街实现」,其名字取地址油街12号的谐音,寓意新进艺术家由此出发,逐步实现艺术理想;至于英文名称「Oi!」,则源自油街的英文名称Oil Street,是呼吁大家发挥创意的行动号召。
「油街实现」于2022年5月完成扩展计划,连结毗邻逾3 000平方米的户外空间,新建的油街玻璃屋楼高两层,提供举办展览及公众参与活动的场地。「油街实现」透过与不同机构及艺术工作者协作,举办多元化的计划及节目,让社群交流、发挥创意和想像,体验及试验艺术。
相关网站:
https://www.lcsd.gov.hk/CE/Museum/APO/zh_CN/web/apo/oi.html
数码港位于数码港道,是个创意数码社区,区内有4座办公室大楼、1间酒店、商场及海滨公园。
数码港商场是一所购物消闲中心,设有电影院、食肆、各类生活时尚零售店舖及大型超级市场。游人亦可到海滨公园散步或野餐。
位于薄扶林道的薄凫林牧场,前身是旧牛奶公司高级职员宿舍,原名为「宝马」(Braemar)。宿舍建于1887年,由主楼、佣工宿舍和车库组成。
旧牛奶公司高级职员宿舍自1987年起一直空置,后来在发展局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下进行活化,于2023年重新向公众开放,并特意取了薄扶林的古名「薄凫(音:扶)林」,为项目命名薄凫林牧场,以凸显其悠久的历史。
旧牛奶公司高级职员宿舍建筑风格简朴古典。主楼是一幢两层高建筑物,其下层楼层以特厚的花岗岩建成,墙上每隔一定距离便设有圆形窗户作通风用途。这些花岗岩石墙成为基座,用以支撑上层。佣工宿舍及车库为单层建筑物,其中式金字屋顶以双筒双瓦铺砌,为一大建筑特色。
薄凫林牧场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展览、导赏团及工作坊,让市民更深入了解薄扶林的社区、文化和历史。
薄凫林牧场于2009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薄扶林郊野公园位于香港岛西部,面积达270公顷,环抱着薄扶林水塘。薄扶林水塘于1863年建成,是香港岛首个落成的水塘。
另外,全长50公里、共分8段的港岛径,当中第1、2段位于薄扶林郊野公园范围内。该两段港岛径景色怡人,沿太平山卢吉道及夏力道而行,薄扶林水塘、维港及港岛南区景色尽收眼底,因此每逢假日,前来游览的人士络绎不绝。
香港仔避风塘一直以来都是渔民的避风港之一,大小不一的船隻不但在风暴袭港时到避风塘暂避,还会在农曆新年和传统节日时,例如天后宝诞期间,于避风塘汇集。每年农曆五月端午节,这裏亦会举行龙舟竞渡。
香港仔郊野公园位于香港岛南部,佔地423公顷,是远足郊游的好去处。郊野公园大部分范围在二次大战时期遭受破坏,现在游人欣赏到的自然美景是战后植树造林和自然再生的结果。
郊野公园内除设有多条郊游径外,亦有香港首个以树木为主题的教育中心–「香港仔树木廊」,设置各类以树木为主题的展板、立体模型及电脑资讯台等,让访客对树木有更深入的了解。
香港仔水塘位于香港仔郊野公园内,分为上水塘和下水塘两部分,于1932年建成,围绕着水塘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游人可在水塘堤坝上,观赏青翠山谷在四季的自然变化。
香港仔天后庙位于香港仔大道,由香港仔渔民于清朝咸丰元年 (1851年)集资兴建。天后庙原处于海边,因填海关係,现时该庙四周已成为繁嚣的街道。
香港仔天后庙主祀天后。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代( 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香港仔天后庙采用二进三间式建筑设计,其正殿庙脊有妇女形象的石湾陶塑,十分罕见。庙内保存了不少清朝文物,包括一个于清朝雍正4年(1726年)铸造的古钟,据说是渔民出海捕鱼时捞获而转送该庙的。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天后诞,有不少善信前往香港仔天后庙参拜。
香港仔天后庙于2010年获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蒲窝」位于香港仔大道,前身是于1891年落成的旧香港仔警署。旧香港仔警署由3幢以红砖盖建的建筑物组成,包括楼高 2层的主楼及2幢附属建筑物,是港岛南区最早期设立的警署之一。旧香港仔警署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香港仔警署于1969年迁往黄竹坑道后,旧警署先后成为多个政府部门的办事处。「蒲窝」于1995年迁入,为青少年提供活动场所,旨在建立百分百属于年青人的空间。
鸭脷洲洪圣古庙位于鸭脷洲洪圣街,庙宇主祀海神「洪圣」,亦有供奉其他神祇,包括关帝、太岁、文昌及观音等。
有说洪圣是「南海之神」,为华南一带的神祇。唐朝(618年 - 907年)时南海神被册封为「广利王」,宋代(960年 - 1279年)时更于「广利王」前加号「洪圣」。从此,「洪圣广利大王」成为南海神的封号。善信供奉洪圣以求舟楫安全,风调雨顺。
鸭脷洲一向为渔民社区,以往村民以造船、捕鱼及海运为生。相信因为他们认为洪圣屡次拯救居民,立庙酬谢神恩,并祈求该区风调雨顺、渔获丰收。庙内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物,如清代石湾陶塑和清朝乾隆38年(1773年)铸造的古钟等,因此估计庙宇于该年建成。鸭脷洲洪圣古庙于2014年列为古蹟。
洪圣庙是少数仍然保留原有临海而建风水布局的庙宇。每年农曆二月十三日的洪圣诞是鸭脷洲社区其中一个大型的年度盛事,不少海陆居民前来参拜,香火鼎盛。
鸭脷洲风之塔公园位于鸭脷洲利枝道,佔地2.62公顷。除设有「风之塔」观景台及展览廊外,公园还有1个可容纳300名观众的多用途广场、1个高架观景台,及多个让游人欣赏香港仔避风塘风景的休憩处。
离鸭脷洲风之塔公园不远处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水月宫,是供奉观音的庙宇。观音源自印度,本为男相,传入中国后渐转化为端庄慈祥的女性。观音是慈悲的象徵,也是救渡众生的菩萨,因此又称「观世音菩萨」。
鸭脷洲水月宫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黄竹坑大王爷庙位于黄竹坑南朗山道与香叶道交界,由政府于1982年拨地重建。据说,该地是大王爷神像被发现之处。
黄竹坑大王爷庙拥有白牆金瓦,用三合土建成,外牆镶有善信奉献的瓷画,建筑形式较为现代化。正堂供奉高约2公呎的大王爷坐像,而当年捞获的神像仍放在神龛之内。
海洋公园位于香港仔黄竹坑道,佔地超过915 000平方米。公园分为「海滨乐园」及「高峰乐园」两大景区,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海洋主题景点和刺激机动游戏,是一个深受欢迎的教育主题公园。
「海滨乐园」的主要设施包括拥有超过400个品种、5 000条珍贵鱼类的水族馆「海洋奇观」,以及可一睹国宝大熊猫「盈盈」和「乐乐」风采的「大熊猫之旅」等。在「高峰乐园」,旅客可在「冰极天地」感受南北极的寒冷天气,亦可到「动感天地」体验刺激的机动游戏。
海洋公园主要以「登山缆车」和「海洋列车」连接「海滨乐园」及「高峰乐园」两大景区。「登山缆车」沿着全长1.5公里的架空电缆运行,旅客可以沿途欣赏港岛南区以及附近海域的辽阔景緻。「海洋列车」是以探索潜水艇为设计主题的列车,车内的多媒体影片带乘客展开深海历程。
于2021年9月开幕的海洋公园水上乐园,设有5个各具特色的主题区域,共27个室内和室外设施。水上乐园建筑构思、设计和细节均以保护环境为大前提,鼓励游人珍惜自然环境。
相关网站:
南区文学径为纪念5位着名中国近代文学家,包括张爱玲、胡适、蔡元培、萧红及许地山而设立,参考了他们在南区走过的足迹,于区内5个相关地点建设了纪念地标,让市民以新角度欣赏文学。
5个文学径地标分别为:
纪念张爱玲的「香港之旅」(位于浅水湾花园,接连浅水湾道及海滩道的通道)
纪念胡适的「井字游戏」(位于赤柱圣士提反书院对面行人路)
纪念蔡元培的「漫步过去」(位于香港仔海傍道近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入口)
纪念萧红的「飞鸟三十一」(位于浅水湾泳滩)
纪念许地山的「朴」(位于域多利道/金粟街休憩处内)
浅水湾位于香港岛南部,是香港着名的旅游点,也是低密度住宅区。湾内的浅水湾泳滩呈弯月形,滩床宽阔且水清沙幼,甚受游人欢迎。
浅水湾泳滩附近也有很多值得一游的地方,包括位于泳滩东面,富有传统中国建筑特色的香港拯溺总会训练总部,以及矗立着妈祖娘娘和观音菩萨两座神像的镇海楼公园。此外,泳滩后方的商场the pulse有多间坐拥醉人海景的餐厅,在商场购物时,您亦可透过玻璃幕牆欣赏浅水湾优美的景色。
离开泳滩,横过浅水湾道,游人便可到访影湾园。影湾园坐落于1920年建成的浅水湾酒店旧址,酒店于1980年代拆卸后重建成现时的豪华住宅。游人可到影湾园内的历史珍藏馆欣赏珍贵的相片及艺术品,重温浅水湾酒店的光辉岁月,亦可悠然地在商场内的餐厅用膳。
大潭郊野公园位于港岛东部,由北面的渣甸山,伸延至南面的孖岗山一带山岭,以赤柱峡道为界;西达黄泥涌峡,东临大潭道。公园佔地1 315公顷,约为香港岛面积的五分之一。
大潭水塘位于郊野公园范围内,水塘的步道宽阔易行,沿途风景美丽,林木茂盛。而环绕紫罗兰山、孖岗山及老虎山的山径则较崎岖。另外亦有着名的金督驰马径,贯通黄泥涌峡及柏架山道。
石澳郊野公园位于香港岛东南部,佔地701公顷,北起砵甸乍山及歌连臣山一带的连绵山岭,经云枕山及打烂埕顶山(龙嵴),南至鹤咀山。
郊野公园内有3条主要的行山径,包括港岛径第7段 - 大潭道至土地湾、港岛径第8段 - 土地湾至大浪湾,以及砵甸乍山郊游径 - 石澳马塘坳至歌连臣角道。各行山径沿途风景优美,可遥望赤柱、大潭、石澳和离岛,更可饱览大潭湾和清水湾半岛的山光水色。当中,港岛径第8段所复盖的龙嵴于2004年获《时代週刊》选为「亚洲最佳市区远足径」。
赤柱天后古庙位于赤柱大街,于1767年建成。该庙经历多次重建,现时的建筑物于2002年落成。
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代(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每年农曆三月廿三日的天后诞,不少善信前往赤柱天后古庙参拜。
赤柱大街是近赤柱海旁的一条街道,也有「酒吧街」之称。
赤柱大街聚集了多国特色食肆,各具风情。无论是与三五知己在露天茶座享受欢乐时光,或是在优美的海景衬托下享用丰富大餐,这儿都有不少称心选择,浪漫写意。
旧赤柱警署位于赤柱村道,建于1859年,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警署。警署于1984列为古蹟。
旧赤柱警署楼高两层,建造简朴。建筑物正面外牆饰有柱廊,具古典建筑风格。现时,建筑物内仍然保留原有枪房的砖砌圆拱形天花和壁炉。
八间屋位于赤柱湾东侧,临海而建,是一组具特色的建筑群。
1930年代,政府为加强海岸防卫,于黄麻角收地兴筑黄麻角砲台,故于赤柱湾东侧兴建8幢相连排屋,以安置受影响之8户居民。八间屋由红砖叠砌而成,大门统一地漆上绿色,加上传统的尖顶瓦面,甚有建筑特色。
八间屋其中7间于2011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1间于2012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目前仍有居民居于八间屋内,故游览时注意勿擅闯私人范围,以免造成滋扰。
香港惩教博物馆位于赤柱东头湾道。博物馆楼高2层,设有10间展览室,1座模拟绞刑台和2间模拟囚室,展出超过600件藏品,介绍香港惩教制度的历史和演变。
博物馆亦设有社区教育体验馆,以「家‧国‧惩」为主题介绍惩教署与国家及香港的关系,以及惩教署推行的一系列青少年教育项目。游人亦可从社区教育体验馆外的观景平台饱览大潭湾的海光山色。
相关网站︰
https://www.csd.gov.hk/emuseum/index_cn.html#ad-image-1
政府于1933年把赤柱军人坟场迁至赤柱黄麻角道现址。
坟场内的坟墓可分为3大类:1841年至1870年间的旧警卫部队的墓地、日治时期(1941年 - 1945年)的拘留犯墓地,以及战后的英联邦战争阵亡者墓地。坟场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赤柱军人坟场绿草油油,环境恬静闲适,是昔日为保护香港而牺牲的军人长眠之地,故游览时须保持安静。
铜锣湾天后庙位于天后庙道,主祀天后。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代(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铜锣湾天后庙的建庙年份已难考证,庙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物是一口古钟,钟上铭文所刻的年份是清朝乾隆12年(1747年)。另外,正门门额「天后古庙」的题字和两旁的门联,以及庙内的牌匾、香炉、石案等文物,都是由清代保存至今。庙宇属两进式建筑,两侧建有偏殿。庙宇的屋嵴装饰华丽,庙内装饰和对联所採用的剪瓷工艺,在香港甚为罕见。
铜锣湾天后庙于1982年列为古蹟。
大坑莲花宫位处莲花街,约建于清朝同治2年(1863年),主祀观音。
观音源自印度,本为男相,传入中国后渐转化为端庄慈祥的女性。观音是慈悲的象征,也是救渡众生的菩萨,因此又称「观世音菩萨」。
相传观音曾于大坑莲花宫内的莲花石上显圣,为了纪念圣迹,村民立庙奉祀。莲花宫的建筑独特,设有重檐攒尖顶的前殿呈八角形,与长方形正殿(后殿)之间没有天井。庙宇正立面的中央设有拱形开口和栏杆,通往该庙宇的入口阶梯则设于前殿左右两侧,与其他正门设在正立面中央的传统中式庙宇有所不同。
每逢观音诞,均有众多善信前往大坑莲花宫参拜。至于农历正月二十六日的「观音开库」,即观音菩萨开金库,借钱于民,更有不少善信慕名前来向观音借库,祈求财运亨通。
大坑莲花宫于2014年列为古迹。
大坑火龙文化馆位于大坑书馆街,原址是于1909年创立的「孔圣义学」,后于二战时期被严重破坏,在战后获区内居民捐助作原址重建。新建筑物于1949年落成,曾由不同团体继续作学校或教育用途,直至2010年开始空置。其后建筑物透过「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活化成大坑火龙文化馆,并于2022年正式开幕。
文化馆内地面层设有展览馆,以投影技术及互动形式展示舞火龙活动丶历史和工艺,以及大坑客家村的演变。一楼及二楼设有主题餐厅,提供具客家菜特色的餐饮服务;二楼亦设有多用途空间,以供举办不同活动,包括教学工作坊丶讲座丶小型展览等。
建筑物于2010年获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维多利亚公园位于铜锣湾兴发街,佔地约19公顷。园内设有多种运动设施,包括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及游泳池场馆等;公园的中央草坪是市民野餐和享受休闲时光的好去处。此外,维多利亚公园也是香港最大型年宵市场的举办场地。
虎豹别墅及花园位于大坑道,是胡文虎先生于1936年兴建,并依据自己及弟弟的名字文虎、文豹命名。别墅採中国文艺復兴建筑风格,是香港同类建筑中少数仍然保存的项目之一。
从前毗邻虎豹别墅的万金油花园,亦于1936年建成并开放予公众游览。不过,万金油花园已于1990年代拆卸重建发展,成为香港人的集体回忆。幸而花园内一系列精选文物和凋像已经復修并安装在虎豹别墅及其花园内。
虎豹别墅建筑群于2009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坚拿道天桥俗称鹅颈桥,而位于坚拿道西与轩尼诗道交界的坚拿道天桥桥底位置,则以香港民间习俗「打小人」闻名。
据说「打小人」能驱走身边不如意之事,转行好运。「打小人」有不同做法,「打小人」档档主大多会先询问顾客姓名和「打小人」的目的并写于「小人纸」上,然后将「小人纸」放在砖头上,一边唸唸有词一边以旧鞋拍打。人们亦会于惊蛰「祭白虎」,档主会用肥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以封其口,从而减少口舌之灾。
鹅颈桥桥底是香港着名的「打小人」地点,聚集了不少「打小人」摊档,每年3月惊蛰时节场面特别热闹。
跑马地马场于1845年落成,是香港最早期的大型建筑之一,而香港第一次有纪录的赛马赛事亦在此举行。
跑马地马场每年都会举办不同的精彩赛事,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游人更可顺道参观毗邻的香港赛马博物馆,了解香港赛马百多年的历史和轶事。
景贤里原名「禧庐」,位于半山司徒拔道,约建于1937年,于1978年易名为「景贤里」。
景贤里大宅具丰富而细致的中式建筑特色,主楼及两翼的屋顶为传统的歇山式琉璃瓦屋顶,饰有中国建筑特有的屋面装饰物,而主楼及副楼的外墙均以上乘的清水红砖筑砌。室内的地面铺有云石地砖、木地板,以及由嵌花马赛克砌成的图案。楼房各面的窗户皆为中国图案的铁制格条和花岗石窗套。主楼各层正厅的大空间采用井格式梁系,地下的西侧圆厅则为同心圆放射状梁系,仿似宫殿式的藻井天花。至于结构、用料和设计上,建筑物则糅合了西方建筑风格,如以钢筋混凝土代替传统的木结构屋顶构件。
这幢具中国文艺复兴风格的优秀建筑物,除了是吸引众多游人前来拍照的热门景点之外,多部国际知名电影和本地电视剧亦曾在此取景。建于港岛半山的景贤里亦标志着高尚住宅区开始在半山区成形的香港早期历史。
景贤里于2008年列为古迹。大宅连同花园其后转为政府拥有,以进行修复及活化再用。复修工程于2010年完成后,曾数度开放予公众参观。景贤里已纳入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日后将活化为「景贤里‧养生殿 - 基于普洱茶、中医药」的健康生活地标及学习中心。在完成活化计划前,游人仍可沿司徒拔道欣赏建筑物的外貌。
相关网站:
「景贤里.养生殿 - 基于普洱茶、中医药」
https://www.heritage.gov.hk/sc/revitalisation-scheme/batch-vi-of-revitalisation-scheme/selection-result/king-yin-lei/index.html
活动及推广
https://www.heritage.gov.hk/sc/about-us/events-and-promotions/index.html
和昌大押连同旁边3幢位于湾仔庄士敦道的唐楼,是现时少见的4幢相连阳台长廊式楼宇,楼宇的部分建筑估计早于1888年兴建。建筑物结合中西建筑特色,楼底高,设有采光井,通往阳台处装有法式大窗,行人路为骑楼底覆盖。
建筑物于2008年完成保育及翻新工程,成为一所集展览及休闲娱乐的地标,而外墙「和昌大押」4字保留至今清晰可见。
和昌大押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湾仔洪圣古庙位于湾仔皇后大道东,相信在1847年前建成。该庙建基于巨石,依山而筑,是一座建筑简单的古庙。过去在古庙可以望见海湾,但经历超过1个世纪的多项填海工程后,古庙现已被各式楼宇包围。
有说洪圣是「南海之神」,为华南一带的神祇。唐朝(618年 - 907年)时南海神被册封为「广利王」,宋代(960年 - 1279年)时更于「广利王」前加号「洪圣」。从此,「洪圣广利大王」成为南海神的封号。善信供奉洪圣以求舟楫安全,风调雨顺。
除了主祀洪圣之外,古庙亦供奉望海观音、包公等神祇。每逢农曆初一、十五及观音诞,均有不少信众前往古庙祈福。湾仔洪圣古庙于2010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外观雄伟独特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座落于湾仔博览道,于1988年启用。随着使用率不断上升和因应展览商对展览场地空间的需求,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曾经进行多次扩建工程。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国际会议及展览场地,总面积达306 000平方米,设有6个展览厅、2个多功能厅、2间演讲厅、52个会议室以及多间餐厅等。
金紫荆广场位于博览道东,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接壤,广场放置了「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即「金紫荆」)。金紫荆雕塑是中央人民政府送赠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贺礼,庆祝香港在1997年回归祖国。
金紫荆广场每日上午8时会举行升旗仪式,吸引不少市民及游客前来观看。而每年的国庆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广场举行的升旗仪式,更配以警察乐队演奏国歌,并由纪律部队组成的仪仗队、政府船队和直升机,在陆上、海上和空中作出敬礼。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西北面广场放置了「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柱身刻有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题的碑名,与金紫荆雕塑相互辉映。
蓝屋位于湾仔石水渠街,建于1920年代,是楼高4层,拥有宽阔露台、上居下铺的战前楼宇。
政府于1990年代进行修葺时,将整座楼宇的外墙都髹上蓝色,蓝屋因而得名。蓝屋连同邻近两栋唐楼组成建筑群,并于2017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卓越奖项,其「留屋留人」的保育活化概念备受肯定。
经活化后的建筑群除了保留原本住宅的用途,为旧居民提供妥善的居住安排,更引入新租户住客,并增设「香港故事馆」,不时举行工作坊、社区导赏等社区文化活动,促进社区交流。
蓝屋于2009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湾仔玉虚宫又称北帝庙,位于隆安街,主祀北帝,于清朝同治2年(1863年)建成。庙宇主体建筑是两进三开结构,中间为香亭,两侧各建有偏殿。主体建筑造工精细,正脊及墀头饰以造工精巧的石湾陶塑,而供奉于香亭的北帝铜像则铸于明朝万历31年(1603年)。
北帝又称「真武大帝」及「玄天上帝」等,有指祭祀北帝可求寿,能息水患和保舟楫安全。也有指北帝曾成功荡平群魔,被封玉虚师相,玄天上帝。民间敬佩北帝英勇行为,因此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均有众多善信前往玉虚宫参拜。
湾仔玉虚宫于2019年列为古蹟。
警队博物馆位于甘道,原址为湾仔峡警署。
警队博物馆在2020年中展开活化计划,并于2022年9月以全新面貌与公众再次见面。活化后的博物馆设有四个展览厅:历史展览厅、专题展览厅、严重罪案展览厅及三合会展览厅,亦同时增添了科技互动和有趣的元素,例如视频及数码相片、语音导赏功能等,以助访客更加了解香港警队历史发展及日常工作。此外,博物馆提供由退休警务及文职人员担任的义务导赏服务,为访客带来更丰富精彩的体验。
中环广场矗立于湾仔港湾道,高374米,共有78层。
中环广场顶部装有设计独特,名为「丽光时计TM」的报时系统。「丽光时计TM」上的4组大型霓虹光管颜色,会根据香港天文台的标准时间而转换,准确显示时间。当4组霓虹光管显示相同顔色,即代表完整1小时,之后每隔15分钟,由上而下的灯色会逐一被代表下一小时的颜色取代。
香港演艺学院座落于湾仔告士打道,于1984年成立,提供学士课程与实践为本的硕士课程,专业范畴包括中国戏曲、舞蹈、戏剧、电影与电视、音乐与舞台及製作艺术。
香港演艺学院亦是香港的主要表演场地之一,经常举行各类型艺术展览和上演精彩节目。
铜锣湾区内大型购物商场和百货公司星罗棋布,其中包括利园丶希慎广场丶时代广场丶皇室堡丶Fashion Walk及香港崇光百货等,售卖各式各样的潮流服饰和时尚精品。除了大大小小的商店,区内美馔包罗万有,让游人可同时享受消闲购物和品尝美食的乐趣。
香港浸会大学位于九龙塘窝打老道,前身为始创于1956年的香港浸会学院,学院于1994年获得正名,成为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的大学会堂(前称大专会堂)于1978年启用,由于当时香港缺乏艺术表演场地,大学会堂成为其中一个热门表演场地。许多享誉国际及本地不同类别的艺术表演者或团体,都曾在大学会堂演出。大学会堂的建筑设计独特,正门的宽敞阶梯更是会堂的独特标记。
九龙寨城公园位于九龙城东正道,原址为九龙寨城,是香港最具历史意义的地点之一。
九龙寨城位于当年九龙半岛东北角,位置曾具战略性价值,因此清朝朝廷于1847年在此修建九龙寨城,以加强海防。城牆以花岗石构筑,有6座瞭望台和4道城门。寨城衙门,原为九龙司巡检办公地方,是一座三进两院式青砖建筑,用柱子和山牆支撑檩条和瓦顶。不过,城牆在日治期间遭拆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多层楼宇在寨城内兴建,由于缺乏监管,该处渐渐成为罪恶的温床。
1994年,政府完成清拆寨城,并于原址兴建公园。清拆期间,发掘出两块原属寨城南门、刻有「南门」及「九龙寨城」字样的花冈岩匾额,因此将公园命名为「九龙寨城公园」,而寨城衙门亦予以保留復修。
九龙寨城公园以清初江南园林为设计蓝本,园内亭台楼阁,水木清华,尽是玲珑秀丽的景緻。公园佔地31 000平方米,以修復的前九龙寨城衙门为中心,令昔日寨城风貌重现眼前。衙门内设有展览,介绍寨城的历史和公园的兴建过程,并陈列一些在寨城范围掘出的文物。游人既可享受游园之乐,欣赏怡人的景緻,亦可发思古之幽情。
九龙寨城南门遗蹟及前九龙寨城衙门于1996年列为古蹟。
石屋家园位于九龙联合道,前身是昔日侯王庙新村31-35号旧民居,相信约于1945年至1949年间建成。楼高两层的一列5间石屋,牆身主要用花岗石筑砌,而屋顶是人字木结构瓦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大量内地移民涌入香港,石屋附近一带成为寮屋区,这片寮屋区被称为侯王庙新村、荔枝园和何家园。到了1950年代,寮屋区内开设了不少片场。自各个片场迁出后,部分石屋在1970年代开始转作工场用途,当中,墓碑厂「蓝恩记」的招牌仍保留至今。
侯王庙新村于2001年清拆,31-35号旧民居成为村内仅存的建筑物。旧民居于2015年活化为石屋家园,是一所以怀旧冰室为主题的餐厅,并设有文物探知中心和旅游资讯中心,提供餐饮、展览、导赏及训练课程。
侯王庙新村31-35号旧民居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由九龙城联合道、贾炳达道和太子道西环绕着的十数条街道上,各式食店林立,除了广东和其他中国菜系美食之外,更有多不胜数的泰国、越南、日本和欧洲菜馆,以及甜品店、特色咖啡店等,当中尤以泰国菜馆和火锅店为数最多,为该处赢得「食城」的美誉,是美食爱好者和游人寻觅美食飨宴的好地方。
九龙仔公园位于九龙城延文礼士道,占地近12公顷,提供多元化的康乐设施。
公园内最具特色的是洋紫荆园,种有约120棵洋紫荆树。每逢花期,园内开遍洋紫荆花,奼紫嫣红,吸引不少爱花之人前来欣赏。(紫荆园于2022年6月起暂停开放直至另行通知,以便进行重建九龙仔泳池的相关工程。)公园的其他主要设施包括天然草地足球场、硬地7人足球场、人造草地足球场、篮球场、滚轴溜冰场、缓跑径、长者健身园地、儿童游乐场、狗公园、运动场和游泳池等。
宋王臺花园位于宋王臺道及马头涌道交界,是九龙城区内极具历史意义的地标。
相传南宋(1127年 - 1279年)末年最后两位皇帝(宋帝罡和宋帝昺)被元兵追迫而南迁,曾驻驿于九龙城。后来,人们为纪念此事蹟,于海边一个名为「圣山」的小丘上的巨石刻上「宋王臺」3字。
1950年代,政府因为要扩建启德香港国际机场,将「圣山」夷平,而刻有「宋王臺」3字的巨石被切割成四边形后得以保存。其后政府在「圣山」附近闢建宋王臺花园,并将巨石迁至花园展示。
启德邮轮码头位于昔日启德香港国际机场跑道末端,是香港重要旅游基建之一。码头设有两个泊位,可同时容纳两艘总吨位达 220 000吨的大型邮轮。
邮轮码头大楼楼高3层,设有码头、旅客清关设施及商业区,其独特的设计让它成为维多利亚港内的地标。至于设于大楼天台、面积约23 000平方米的启德邮轮码头公园,是香港大型公共天台花园之一,亦是欣赏维港景色的理想地点。
位于土瓜湾马头角道的前马头角牲畜检疫站(通常称为「牛棚」),是香港硕果仅存的战前屠宰场。检疫站建于1908年,一直用作屠房及牲畜检疫中心,至1999年年中上水屠房启用后关闭。前马头角牲畜检疫站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牛棚前方用地于2001年翻新及改建为牛棚艺术村,以重置北角油街艺术村的本地艺术家。而后方用地则活化及发展成为牛棚艺术公园,于2019年启用。
牛棚艺术村设有短期租用单位及露天空地供独立艺术家或艺术团体租用,艺术村不时举行各种艺术活动,例如展览及工作坊等。艺术村不仅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其瓦顶红砖的建筑风格,以及昔日给牛隻喝水的水泥槽、繫绑牛隻的铁环等,亦吸引不少游人到访拍照。
牛棚艺术公园以文化和艺术为设计主题,除了原址保留昔日牲口餵饲槽、饮水池等元素外,亦加入新颖设计,例如以金属片切割的方式在铁栏上呈现牛、猪等牲畜的剪影,以及避雨亭参考了牛房双层瓦顶的特色概念并呈现树影婆娑的效果等。游人在公园可窥见从前为市民提供卫生和安全鲜肉的牲畜检疫站的风貌。
海心公园位于土瓜湾旭日街,此处原是名为「海心岛」的小岛,在大型填海工程后建为公园。
海心公园内的「海心石」及「鱼尾石」是着名的地标,据説情侣们拜过「海心石」后,便会带来美好姻缘。另外,临海而建的「海心亭」更是观赏日落景緻的理想地点。
海心公园的扩建部分于2023年4月起开放予公众使用。扩建部分佔地约1.3公顷,设有景色优美的海滨长廊及健身园地、凉亭及草坪、儿童游乐场、儿童单车场等一系列康体设施,以满足不同年龄的市民的需要。
高山剧场建于红磡高山道公园内,是一个「公园裡的剧场」,于1983年启用,除了适合举行社区活动外,亦是粤剧演出的主要场地。
为进一步加强高山剧场作为粤剧专用场地的功能,楼高5层的高山剧场新翼于2014年开幕。新翼的设计针对粤剧演出的需求,主要设施包括1个有近600个座位的演艺厅、展览厅、活动室、排演室及排唱室等,为粤剧表演团体、其他艺团和社区团体提供理想的表演场地。
红磡观音庙位于差馆里,建于清朝同治12年(1873年),是两进一院三间式的庙宇建筑,两进筑有人字瓦顶,中庭则盖以歇山式瓦顶,主脊饰有造工精巧的灰塑及石湾陶瓷,是香港著名的观音庙之一。
观音源自印度,本为男相,传入中国后渐转化为端庄慈祥的女性。观音是慈悲的象征,也是救渡众生的菩萨,因此又称「观世音菩萨」。
每逢观音诞,均有众多善信前往红磡观音庙参拜。至于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日的「观音开库」,即观音菩萨开金库,借钱于民,不少善信慕名前来向观音借库,祈求财运亨通。红磡观音庙香火鼎盛,亦与一段传闻有关。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红磡区曾受轰炸,邻近楼宇几乎夷为平地,惟独观音庙屹立不倒,善信均认为是观音菩萨显灵庇佑的缘故。
红磡观音庙于2010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牛池湾三山国王庙位于坪石邨。庙宇红墙绿瓦,屋顶有陶瓷像,庙前石额刻有「三山国王」四字。该庙的初建年份已不可考,按其屋顶脊檩的刻字估计这座庙宇在1911年重建。
三山国王信仰源自广东潮州,三山即位于潮州的独山、明山和巾山。关于三山国王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一个说法是宋太祖赵匡胤得独山、明山和巾山的三位山神帮助,成功击退敌人,于是封三位山神为三山国王。
三山国王庙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九龙湾公园位于启礼道,毗邻丽晶花园。公园有一个设计新颖的单车场,内设1条不锈钢单车桥和初学者练习区,是练习踏单车的理想场地。
九龙湾公园的其他设施包括人造草地足球场、天然草地足球场暨榄球场、儿童游乐场、太极园及卵石径。
启业运动场位于九龙湾启业邨,是香港少有的有盖街头篮球场。
启业运动场在2019年完成翻新工程。运动场的新设计注入了不少特色元素,除了将场地划分不同的界线区域,包括羽毛球场、篮球场,亦加入不少设施,例如在牆上加设不同高度投篮架,创作出「启业穿三针」射篮挑战区,球场四周亦佈满了励志句子为运动人士加油打气。另外亦增设1个3人足球场、缓跑径、儿童及健身游乐区,适合不同的运动爱好者使用。
佐敦谷公园位于观塘新清水湾道,原址为佐敦谷堆填区。公园佔地约6公顷,提供多元化的康乐设施,是观塘区最大的公园。公园内最具特色的设施,是具国际水平、适合举行赛事的遥控模型赛车场。另外,广阔的中央草坪更是一家大小休闲玩乐的热门地点。
MegaBox位于九龙湾宏照道,是集购物,饮食,娱乐于一身的大型商场,面积达110万平方呎。商户包括家居布置及用品、百货、儿童用品、电器及电子产品等,亦有多间各地佳肴食肆、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溜冰场、电影院及儿童室内游乐场,是家庭及游人的消闲热点。
零碳天地位于常悦道,是香港第一幢零碳建筑,由建造业议会与政府合作发展,透过先进的生态建筑设计和技术,推广对低碳生活的认知。零碳天地不但提供平台让业界交流低碳或零碳建筑设计和技术,亦提供导赏团及举办各类型教育项目,加深市民对零碳天地各项特色设计和低碳生活模式的认知。
观塘市中心有多个休憩公园,当中,月华街游乐场和位于牛头角道的雅丽道花园分别邻近观塘港铁站和牛头角港铁站。共分两期的康宁道公园设有儿童游戏设施、网球场及足球场,以及中国庭园式设计的公园。另外,距离牛头角港铁站不远的功乐道儿童游乐场则设有单车场。
裕民坊位于协和街,是观塘市中心重建计划中的重点发展项目之一。
裕民坊提供与别不同的消闲、娱乐和饮食体验。商场内特别设置了「裕民里」及「裕民市集」,让昔日裕民坊一带的小店及商贩回迁復业。「裕民里」更设有「打卡互动AR长廊」,AR长廊以昔日观塘场景为背景,配以特色剪影和AR效果,让游人回味观塘的独特社区文化。
apm位于观塘道,接连观塘港铁站及观塘市中心,面积逾600 000平方呎,是区内大型购物商场之一。
apm的名字由「am」和「pm」两个字组成,表达商场突破一般经营常规的手法。商场引入崭新夜行零售概念,延长了商场的营业时间,让顾客不受时间束缚,尽情享受消闲购物乐趣。
观塘海滨花园位于观塘绕道旁,前身为观塘公众货物装卸区。花园整体面积约4公顷。
花园有长约1公里的海滨步道,让游人近距离欣赏启德邮轮码头和跑道公园、远眺港岛东的璀璨夜景,以及游览维多利亚港和鲤鱼门风光。
园内的模拟起重机塔楼,以及设计意念来自废纸回收业的废纸束艺术装置,可唤起游人对昔日装卸区的点点回忆。另外,花园亦设有音乐喷泉和互动嬉水区。音乐喷泉于表演时段会结合多首名曲进行表演,晚间表演更会揉合幻变灯光;互动嬉水区内则设有感应装置,当感应到游人接近时会喷出形态各异的水柱,让游人互动玩乐。
位于观塘港铁站西南面的区域,工商大厦林立,是繁忙的商贸区。当中,开源道、成业街和巧明街的多栋工商大厦内,有许多商舖和特卖场,售卖不同种类商品,例如时装、家庭用品、文仪用具、电器等。此外,更有不少食肆进驻该处,让市民购物游乐之馀也可享受美食。
香港历史档案大楼位于观塘翠屏道,是香港第一座专门为收藏历史档案而兴建的大楼。大楼设有展览厅及阅览室等,阅览室设有多部电脑,方便市民查阅历史档案。历史档案馆不时举办展览、研讨会、工作坊、参观和其他活动,介绍历史档案馆的藏品和服务。
观塘大王爷庙原位于乐富,因社区发展清拆,于1963年于翠屏南邨翠樱楼后面山现址重建。庙内佈置庄严,门前有左青龙、右白虎的壁画,凋工细緻,值得细加欣赏。
观塘大王爷庙供奉的是宋朝(960年 — 1279年)忠臣的祖先—李文忠公。相传一位宋朝李姓将军携带其祖先—李文忠公—的牌位随昺帝南下逃避元兵,并把牌位安置在老虎岩(现今的乐富)。传说不少居民见过李文忠公显灵,于是便立庙以作供奉。史籍《旧唐书》记载唐朝(618年 — 907年)有一重臣名叫李元紘,号文忠,唯现已不能考证李元紘是否大王爷庙内供奉的李文忠公。
晒草湾游乐场位于观塘茜发道,由已修復的晒草湾堆填区改建而成。游乐场内设有进行足球或棒球活动的多用途草地球场、棒球练习场、儿童游乐场及缓跑径。该多用途草地球场亦是1个标准的棒球场。另外,游人亦可参观场内的「环保廊」,了解香港的废物管理。
蓝田公园位于碧云道,沿五桂山而建,是蓝田其中一个大型公园。
游人除了可在公园内欣赏美丽的园景外,也可使用园内多元化的体育及康乐设施,例如露天广场、儿童游乐场、野餐区及健身径等;更可登上公园的观景点,欣赏维多利亚港东面和东九龙的景色。
茶果岭位于观塘丽港城以南,这裡的茶果岭村有逾百年历史。茶果岭值得游览的景点很多。
茶果岭原有的天后宫曾因风灾损毁而需要重建,重建后的天后宫又因地区发展而拆卸。现有茶果岭道天后宫建于1948年,为两进一院三开间式建筑,牆体以花岗石筑砌成,反映了当时茶果岭一带以打石为生的特色,屋顶为人字木结构红瓦顶,主嵴置有二龙争珠的陶瓷装饰。茶果岭道天后宫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茶果岭村内有一隻长达20米,于1958年建造,名为「合义龙」的龙舟。端午节赛龙舟曾是村内盛事,昔日村民撑着代表茶果岭村的「合义龙」出海比赛,并屡获殊荣。后来茶果岭一带进行填海工程,龙舟不能经沙滩下水,只能长留陆上。现时,村民仍于端午节上香供奉「合义龙」。
此外,茶果岭村有1幢罗氏大屋,由罗氏家族约于1900年建成,据说罗氏家族是最早聚居于茶果岭的姓氏之一。茶果岭盛产花岗岩,当地的村民多是石匠,亦不乏矿场经营者。罗氏大屋是楼高两层的建筑,以花岗岩石条建成,并盖以中式人字瓦顶及山牆,屋簷饰以灰塑,是区内历史悠久的民居。罗氏大屋于2011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鲤鱼门位于观塘东南部,鲤鱼门亦是海峡名称,是香港东面的海路出入门户。
鲤鱼门有4条超过百年历史的村落。昔日村民均以务农、捕鱼及採石维生。1960年代起,村民开始经营海鲜酒家,鲤鱼门逐渐发展成为驰名的海鲜美食集中地。在鲤鱼门海鲜美食村内有多家海鲜酒家,客人可于海鲜档选购喜爱的海鲜,再带到酒家加工烹调,丰俭由人,烹调方式亦变化多端,深受美食爱好者欢迎。
游人在鲤鱼门除可品尝海鲜外,也可沿海旁漫步至鲤鱼门灯塔、鲤鱼门许愿树和鲤鱼门天后宫。鲤鱼门灯塔主要为往来鲤鱼门海峡的船隻照明及导航,在这裡,美丽的海港景緻可尽收眼底。鲤鱼门许愿树位于鲤鱼门休憩公园旁,据说若在围绕大树的栏杆繫上丝带和心意卡,愿望便可达成。位于马环村内的鲤鱼门天后宫始建于清朝乾隆18年(1753年),至今依然香火鼎盛。天后宫前的巨石下有两支古炮,相传是用以扼守鲤鱼门海峡的水道。天后宫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卫奕信径是香港4条长途远足径之一,全长78公里,横跨港九新界。卫奕信径共分10段,首两段位于香港岛,以港岛南部赤柱为起点,直至鰂鱼涌,然后由九龙蓝田再次开始至新界北南涌为终点。当中第3段由蓝田起步,绕过魔鬼山之后登上五桂山,再经马游塘到达井栏树,沿途可以欣赏鲤鱼门海峡、东九龙和将军澳一带的风景。
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位于石硖尾白田街,是由石硖尾工厂大楼改建而成的多元化艺术中心。
中心以推动香港创意艺术发展为目标,提供创作空间及文化设施,并定期举办文化艺术活动。自2008年开幕以来,艺术中心已成为香港文化地标之一。
又一城位于九龙塘达之路,连接港铁九龙塘站,是热门的大型购物商场。商场的建筑设计别具心思,把自然光及商场空间融合,营造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
商场楼高7层,佔地逾980 000平方呎,拥有超过200间商舖及食肆、电影院和大型室内熘冰场。
深水埗基隆街和南昌街一带有不少店舖售卖织带、拉鍊、丝带和钮扣,因而有钮扣花边街之称。您可在此购买到各式精美配饰为衣物加工,为平凡衣物加添特别风格。
至于邻近的汝州街一带则有不少售卖珠仔的店铺,因此被称为珠仔街。不同材质的珠仔琳琅满目、色彩缤纷,是喜欢手作饰物和手工艺品人士寻宝之处。
深水埗关帝庙位于海坛街,又称武帝庙,主祀关帝,据庙内铜钟所铭,该庙建于清朝光绪17年(1891年)前。
关帝指三国时代(220年 – 280年)蜀国名将关羽,字云长,史称「关帝万人敌」。民间相传关帝兼备「智信仁义勇」,也是威武和忠义的象徵,广受膜拜。
每逢农曆六月二十四日,前来深水埗关帝庙庆祝关帝诞辰的善信络绎不绝。
深水埗关帝庙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深水埗三太子廟(又稱三太子宮)位於汝州街,是香港唯一供奉三太子(以其本名「哪吒」較為人熟悉)為主神的廟宇。
三太子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大將李靖的三子,擅長驅邪趕鬼。據說在1894年,香港發生瘟疫,疫症迅速蔓延,有人歸咎妖魔鬼怪作祟,區內客家居民前赴廣東惠州迎接三太子神像來深水埗驅邪鎮妖。在神像出巡後,區內的瘟疫便告停止,因此於1898年籌建三太子廟以作供奉。現時廟內仍存放一些清朝(1644年 – 1911年 )末年的歷史文物,如古鐘等。
三太子廟隔鄰的北帝廟(又稱北帝宮)則於1920年由深水埗區漁民所興建。
北帝又稱「真武大帝」及「玄天上帝」等,有指祭祀北帝可求壽,能息水患和保舟楫安全。也有指北帝曾成功蕩平群魔,被封玉虛師相,玄天上帝。
深水埗三太子廟和北帝廟分別於2009年和2010年評為二級和三級歷史建築。
深水埗天后庙位于医局街。昔日深水埗是渔舟聚集之地,很多渔民都相信天后神力可保风调雨顺,因而信奉天后,并在清朝光绪27年(1901年 )集资兴建深水埗天后庙。当时天后庙面向海,但因城市发展关係,该庙现在已被四面林立的大厦包围。
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代(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深水埗天后庙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位于深水埗福华街和福荣街的黄金电脑商场、高登电脑中心、新高登电脑广场、福仁商场等,都是专门售卖电脑产品的商场。这裏发售的新款电脑硬件、软件和配件色色俱备,故一直享负盛名,是市民选购电脑产品的热门地点。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位于深水埗东京街。
李郑屋汉墓是1955年政府在夷平东京街北端的山坡,以兴建李郑屋邨时发现。根据墓室形制、墓砖铭纹及出土文物推断,该墓应建于东汉时期(25年 – 220年 )。考古学家在汉墓中发现了58件陪葬品,包括50件陶器及8件青铜器。汉墓于1988年列为古蹟。
博物馆除了展出从汉墓出土的陶器和青铜器外,还设有展览介绍汉墓及其发现经过。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旁建有汉花园,是一个彷照汉代风格建造的中式公园,公园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池塘景緻,古意盎然,是居民享受闲情逸致的好地方。
西九龙中心位于深水埗钦州街,是一座楼高9层的大型购物商场,总面积达约840 000平方呎。商场的设计独特,于1994年获香港建筑师学会颁发设计优异奖。
商场有超过700多间商店,另外,商场8楼和9楼分别设有真雪溜冰场和全天候室内游乐场,适合一家大细尽情玩乐。
黑暗中对话赛马会对话体验馆位于长沙湾长义街D2 Place一期,是以「黑暗」和「无声」为主题的体验馆。体验活动结合娱乐及教育元素,推动多元共融文化。当中,「黑暗中对话旅程」由视障导赏员带领健视参加者走过黑暗旅程的各个场景,参加者可以在漆黑中,善用眼睛以外的感官去感知身边事物,让黑暗唤醒新视角。
饶宗颐文化馆位于美孚青山道,由前荔枝角医院活化而成,建筑群拥有过百年历史,曾先后用作海关分厂、华工居所「屯舍」、检疫站、监狱、传染病医院和精神病疗养院。前荔枝角医院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饶宗颐文化馆分上、中、下3区。下区有多项景点,包括艺术馆、保育馆、天光云影、饶宗颐教授铜像等;中区设有展览馆、博雅堂、餐厅、演艺厅、修学精舍等;而文物旅馆翠雅山房则位于上区。访客可以在文化气氛浓厚的环境中,享受自然和宁静。
相关网站:
https://www.jtia.hk/
「岭南之风」是一个中式公园,位于荔枝角公园内,面积达12 500平方米,当中水景面积约2 600平方米。由于公园位处荔枝角,而荔枝又是岭南名果,所以公园以传统岭南风格建造。
公园分为10个景区,建筑物皆环绕着中央水池向外伸延,以院落迴廊为布局。园内的建筑艺术,包括陶塑、瓦作、灰塑、石凋和木砌等均採用岭南风格,而假山石则以英德太湖石为主。公园由东门至桥廊屋檐皆缀以彩色光纤灯饰,令园景在月夜下更添妩媚。
黄大仙祠位于黄大仙竹园村,供奉赤松黄大仙师,是香港著名的庙宇之一。
据说黄大仙原名黄初平,约于328年出生,潜心修炼40年后得道成仙,因为隐居于浙江省赤松山,故有「赤松黄大仙」之称。1915年,道侣梁仁庵携同黄大仙宝像从广东来港,并于1921年创立宗教慈善团体啬色园和兴建黄大仙祠。该祠于1956年开放予善信参拜。
「香港黄大仙信俗」的其中一个理念为「有求必应」。据说黄大仙祠的签文十分灵验,故该祠整年香火鼎盛,尤其在每年农历大年初一,慕名而来的善信和游人络绎不绝。不少善信更会在除夕夜凌晨迈进大年初一之时于该祠上「头炷香」(即向神灵奉献的第一炉香;头即「头彩」、「好意头」),以表虔诚和祈求新年顺利,场面好不热闹。
黄大仙祠的天地钟灵牌坊于1969年落成后,政府于同年正式将邻近社区命名为黄大仙区。该祠更于1997年获政府认可为举行道教婚礼的宗教场所。
黄大仙祠于2010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而「香港黄大仙信俗」则于2014年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牛池湾公园位于丰盛街,佔地约4公顷,以自然和绿化爲主题,採用太阳能设备等环保设计。
公园由1个位于丰盛街东面及3个位于丰盛街西面的平台组成。东面平台设有天然草地射箭场;西面低平台则有草本植物园。园内另设多种动态及静态设施,包括篮球场、缓跑径、长者健身角、健身站、太极园、儿童游乐场、迷宫花园和水牛凋塑水池等。
志莲淨苑位于鑽石山志莲道,于1934年由觉一法师和苇庵法师创立,并于1948年发展为「女众十方丛林」的女众道场,以供尼众修行用功。
志莲淨苑苑址原为一所由佛教徒捐赠的花园别墅。1994年,志莲淨苑展开了重建工程,依照中国传统佛寺「七堂伽蓝」规模佈局,以敦煌莫高窟第172窟的壁画《观无量寿经变图》为设计蓝图,採用传统手工建造技术,建成唐式木构建筑群,于2000年正式开放给公众参观。
志莲淨苑共有20多个单体木构建筑,由山门到万佛塔依山而建,沿中轴线以三进院落的佈局,以及中国建筑典型的四合院形式,形成中轴对称的格局。第一进院落以「双楼加一殿」为背景,四面廻廊连贯东、西门及山门,中间一片广阔庭院包围着4个对称均衡的荷花池,连同主建筑天王殿呈现出《观无量寿经变图》中的壮观景象。位于第二进院落的大雄殿,则参照中国五台山佛光寺内的唐代(618年 — 907年)木构建筑东大殿为蓝本设计建造,是信徒礼敬崇拜的宗教活动场地。第三进院落设有法堂、藏经楼和斋堂。至于位处东北面半山上的万佛塔,外为7层重檐方塔,内为5层,塔顶用攒尖顶,顶上有塔刹,亦是唐代传统方塔的建筑设计。
佔地3.5公顷的南莲园池位于志莲淨苑南面的凤德道,于2006年开放给公众参观。公园同样採用唐代设计和木结构,并放置大量奇石及遍植古树。
志莲淨苑的唐式佛寺木构建筑群,在结构佈局、比例、美学和稳重上,都严格遵守着唐代古建筑的法则,与毗邻的唐风公园南莲园池联成一体,充分展现出唐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采。
蒲岗村道公园位于钻石山蒲岗村道,占地约9公顷,提供多元化的康乐设施,包括人造草地球场、板球练习场、单车园地和长约1公里的高架单车径、缓跑径、健身园地、极限运动场、儿童游乐场和露天剧场等。
此外,园内的「可再生能源区」设置了多块展板介绍公园采用的风能、光电和太阳能可再生能源设施,向游人宣扬保护环境的讯息。
凤德公园位于黄大仙凤德道,占地约1.1公顷。公园的康乐及休憩设施均以中国著名神话《西游记》中的情节为设计主题,主要分为「花果山」、「水晶宫」、「五指山」及「火焰山」4个部分,设计甚具特色,是亲子休闲的好去处。
相关网站:
https://www.lcsd.gov.hk/clpss/sc/webApp/Facility/Details.do?ftid=55&did=16
摩士公园由摩士公园1至4号公园、摩士公园体育馆及摩士公园游泳池组成,佔地约16公顷,是黄大仙区最大型的公园。
摩士公园提供的康乐及休憩设施可谓多不胜数,除了体育馆和游泳池外,还有人造草地足球场、硬地足球场、草地门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滑板场、长者健体园地和儿童游乐场等;1、2和3号公园分别设有太极园、棕榈园和蝴蝶阁,而4号公园则有露天剧场,是黄大仙区举办大型文化和社区活动的热门场地。
位于2号公园一隅的黄大仙文化公园,是个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公园东头村道入口的西式主广场与中式舞台互相辉映,而大同街入口的太极广场则结合了八卦符号和棋园地上的太极图。两个入口一圆一方,象徵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两组景点连同公园中央一幅「人」字形的休憩用地,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地、人和谐合一的精神。
法藏寺位于慈云山沙田坳道,邻近狮子山东麓,是一所佛教寺院。该寺于1948年创立,并于1980年代重建。寺院为三进式结构,寺内的哼哈殿、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伽蓝殿等,供奉多尊法相不同的佛像。法藏寺位于市区,香火非常鼎盛。
九龙城侯王古庙位于黄大仙区联合道及东头村道交界,其确实兴建年份已不可考,按庙内历史最悠久、于清朝雍正8年(1730年) 铸造的一口铁钟推算,该庙约建于1730年或以前。
九龙城侯王古庙主祀杨侯大王。相传侯王是南宋(1127年 — 1279年)忠臣杨亮节,南宋末年曾保护宋末最后两位皇帝(宋帝昰及宋帝昺)逃避元兵而南逃,后来人们为念其忠勇故立庙奉祀。
古庙建于石砌高台之上,庙内存有不少文物,例如刻有清朝咸丰9年(1859年)的石碑、古老的香炉和木制匾额等。寺庙前方则建有独立的香亭,其歇山顶以精美的花岗岩石柱和木梁架支撑。至于后殿的山墙则采用了「五岳朝天式」设计,在香港甚为罕见。
九龙城侯王古庙于2014年列为古迹。
狮子山公园位于竹园道,公园占地约5公顷,设有烧烤场、棒球场、射箭场及儿童游乐场等设施。沿着园内烧烤场的山径拾级而上,游人更可眺望495米高、形如一头狮子的狮子山,是前往狮子山远足的热门出发点。
荷里活广场位于鑽石山龙蟠街,楼高4层,有200多间商铺和餐厅,提供各式各样的热卖商品和美馔。广场1楼中央的「明星广场」佔地近1万平方呎,楼底高达25米,天花由彩色玻璃天幕构成,不少活动及展览均在此举办。
乐富广场位于横头磡联合道,内部楼面面积约39万平方呎,是黄大仙区的大型购物商场之一。乐富广场共分A、B两区,除了有大型百货公司和鲜活街市,亦有各式各样商店及食肆,满足不同人士的需要。
Mikiki位于新蒲岗太子道东,为黄大仙区的大型购物商场之一。商场楼高3层,总面积达21万平方呎,有近100间商店和食肆。商场附近交通配套完善,更设有行人天桥横跨太子道东,连接启德发展区。
来往香港和九龙的渡轮服务可追溯至1880年成立的「九龙渡海小轮公司」,至1888年,渡轮每40分钟至1小时一班,行程往返中环毕打街及尖沙咀九龙角(即现时广东道及梳士巴利道交界),逢星期一及星期五则暂停服务,以便船队补充煤炭作燃料。1898年,天星小轮有限公司成立,收购了所有渡轮,并以其辖下船隻的名称皆有「星」字而为公司命名。
在过往百多年的岁月裏,绿白两色的天星渡轮每天穿梭港岛及九龙两岸。乘客可从尖沙咀的天星码头(梳士巴利道尖沙咀渡轮码头)或中环码头(中环7号码头)、湾仔码头登船(会议道湾仔渡轮码头),沿途饱览维港两岸景色,一嚐这誉为「人生50个必到景点」的滋味。
香港文化中心位于尖沙咀梳士巴利道,紧邻天星码头及前九广铁路钟楼,其独特的陡坡外形至为突出。文化中心连同毗邻的香港艺术馆和香港太空馆,是文化艺术及探知的集中地。
文化中心设有音乐厅、大剧院和剧场。呈椭圆形的音乐厅可容纳近2 000名观众,适合各类型的音乐演出。有超过1 700个座位的大剧院适合举办不同演艺节目,蜚声国际的大型音乐剧《歌声魅影》与《孤星泪》均曾在此上演。至于为别具创意的小型戏剧和舞蹈演出而设的剧场则备有灵活设计的舞台,观众席可按舞台变化容纳约300至500名观众。此外,中心亦设有展览馆、排演室及会议室等。
文化中心提供导赏服务,以便访客参观中心的各项设施及观赏艺术装置。另外,文化中心广场也是举行各类户外展览、节日活动、比赛和表演的理想地方。
以香港电影为主题的星光大道于2004年开幕,在2019年经翻新后重开。逾百个经典巨星的掌印,细緻地刻于木製扶手上,让游人近距离观赏。游人可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浏览巨星简介和收看经精心挑选的电影短片。
除了全新铸造的麦兜铜像外,金像奖女神及明星铜像的底座亦换上新装。流水阶梯佈局形成的光影流动,与李小龙截拳道的「水之哲学」,以及梅艳芳经典名曲《似水流年》互相呼应。游人更可利用AR扩增实境技术与李小龙及梅艳芳互动合照。
演艺界名人相关的星光熠熠电影元素,与维港美景互相辉映。加上顶尖的创科环保设计,令星光大道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级海滨景点。
位于尖沙咀缅甸台的讯号山于1981年辟成讯号山花园。花园内有一座讯号塔,于1907年由香港天文台兴建,以摆放原置于附近前水警总部圆屋内的时间球装置。时间球每天为海员和市民提供准确报时,至1933年停止服务。
讯号塔楼高四层,带有浓厚的古典巴罗克色彩,并加入当时流行的爱德华时代的装饰特色,以红砖配上浅色石构件。塔身呈方形,角位采用雅致的斜削角而非常见的方角。红砖为特别烧制,并采用英式砌法,石作则以本地花岗石雕砌而成。
讯号塔于2015年列为古迹。
K11人文购物艺术馆座落于尖沙咀梳士巴利道,是香港维港海旁一个文化及零售地标。K11人文购物艺术馆的灵感来自「海边的灵感缪斯」,旨在透过创意、文化及创新的力量,以及致力孕育本地艺术及文化发展的宗旨,持续不断地为顾客带来世界级的艺术活动、文化体验、工作坊等,令他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
国际广场位于尖沙咀弥敦道及北京道交界,是与港铁尖沙咀站直接相连的综合娱乐及购物中心。国际广场楼高31层,总面积约56 000平方米,商场汇集超级市场、戏院,以及各式各样的商店和食肆。商场的高座大楼云集了多国尊尚食府,让顾客一边品尝国际美食,一边欣赏醉人的维港景致。
「1881」座落于尖沙咀广东道,前身为建于1884年的前水警总部,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政府建筑之一。建筑群包括主楼、马廐及报时塔。前水警总部于1994年列为古蹟,并于2009年完成修復及活化,改名为「1881」,是香港文化旅游及购物消闲的地标之一。
香港文物探知馆位于尖沙咀九龙公园,前身是威菲路军营第S61座及S62座。该两座建筑物曾用作香港历史博物馆的临时馆址,其后改建为香港文物探知馆,并于2005年对外开放。
威菲路军营第S61座及S62座是一式两幢的双层维多利亚式军用建筑物。斜形屋顶以中式柏油瓦铺盖,两边建有宽阔的扁拱柱廊。建筑物的修复工程始于2003年,以回复建筑物的旧观及配合现代化的用途。工程包括复原庭院并加建露天茶座,变成休闲空间,以及把展览大楼的外墙改为玻璃幕墙,营造开放的空间。
香港文物探知馆现时主要用作文物宣传及教育活动,其主要设施包括展览厅、演讲厅、教育活动室、会议室及参考图书馆。香港文物探知馆不时举办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以加深市民对香港文物的认识。
威菲路军营第S61座及S62座于2009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位于九龙公园旁的清真寺暨伊斯兰中心,原是为印度裔信奉伊斯兰教的英藉士兵而建的小型清真礼拜堂。该寺于1896年落成于前威菲路军营侧(现为九龙公园)。及至1980年,清真寺的结构因受港铁工程影响须拆卸重建,新寺于1984年落成。
清真寺暨伊斯兰中心楼高4层,佔地1 500平方米,内外均以白色大理石建造,採用传统的伊斯兰建筑设计,屋顶呈桃形,四角建有尖塔,可供约3 500人同时礼拜,是香港最大的清真寺。
九龙公园是尖沙咀闹市中的淨土绿洲。
公园佔地13.3公顷,设有多个主题花园、鸟湖、百鸟苑、图腾柱、树木研习径及室内和户外泳池等。逢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下午,公园长廊的艺趣坊亦设有售卖手工艺品的摊档。
前九龙英童学校位于尖沙咀弥敦道,于1902年落成,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建筑物,亦是香港现存最古老、为居港外籍侨民子女而设的学校建筑。因应本地的气候,建筑物设有宽阔的游廊、高耸的天花和金字瓦顶。
前九龙英童学校于1991年列为古蹟,现用作古物古蹟办事处办公室,设免费导赏服务,供游人参观。
相关网站︰
https://www.amo.gov.hk/sc/visitor-centre/docent-services/groups/fkbs-1883-building/index.html
香港天文台在1883年成立,总部1883大楼坐落于尖沙咀弥敦道,九龙公园对面的小山丘上。天文台早期的工作包括气象和地磁观测、根据天文观测报导时间和发出热带气旋警告。天文台自1884年起作定时气象观测,百多年来一直肩负香港天气监测和预报的重任。
香港天文台1883大楼是一幢两层高、富维多利亚殖民建筑风格的长方型建筑,外墙经过粉饰,并建有拱形窗门和长廊。天文台1883大楼于1984年列为古迹,设免费导赏服务,供游人参观。
相关网站︰
https://www.amo.gov.hk/sc/visitor-centre/docent-services/groups/fkbs-1883-building/index.html
香港科学馆位于尖沙咀科学馆道,于1991年启用,楼高4层。
馆内常设展览有超过500件展品,涉及的科学范畴十分广泛,包括光、声音、力学、磁与电、数学、生命科学、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运输、电讯、食物科学及家居科技等,还设有儿童天地和测试展区。馆内约7成展品为互动展品,让参观人士透过操作展品发现当中的科学原理,体验探索和学习科学的乐趣。
香港体育馆(简称红馆)于1983年启用,一直深受各界欢迎,是筹办本地及国际大型体育活动、综艺节目、流行音乐会及会议的理想场地。
红馆外型独特,像一座倒置的金字塔。场馆无支柱的室内结构,既使观众视线不受任何事物阻碍,也充分利用1 600平方米的空间来设置4边可容纳逾12 500人的观众席。
The ONE座落于尖沙咀弥敦道,是区内著名的旅游热点和大型购物中心之一。
The ONE楼高23层,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呎,场内开设了逾130家商店,是一座集购物、饮食及娱乐于一身的综合商场,也是举行展览、表演及活动的理想场地。
圆方位于港铁九龙站上盖,楼高4层,以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为主题,分为五大区域,总面积达100万平方呎。商场汇聚国际时尚服饰、精品及珠宝品牌,亦设有溜冰场、戏院及世界各地的特色食肆,是西九龙区的大型购物中心。
西九文化区位于西九龙填海区南端,占地40公顷,是全球其中一个最大型,集艺术、教育及公共空间于一身的文化区。
西九文化区内有23公顷休憩用地,包括艺术公园及连贯的海滨长廊。其他已开放的设施有属世界级戏曲表演场地的戏曲中心、为跨界别节目提供灵活表演场地的自由空间、收藏及展示20及21世纪来自香港、内地、亚洲以至全世界的视觉艺术、设计与建筑及流动影像的视觉文化博物馆M+、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及「香港新晋建筑及设计师比赛」展亭等。当中,M+更是全球最大的现代与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之一。至于设有7 800平方米展厅,用于介绍故宫历史文化,展示精选的故宫博物馆书画、器物和古籍等藏品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亦是西九文化区的亮点。
连同预计于2025年落成的演艺综合剧场,西九文化区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艺术枢纽,支持及推动香港文化艺术发展。
天际100香港观景台位于柯士甸道西香港环球贸易广场100楼,是香港最高的室内观景台,访客可以360度鸟瞰维多利亚港的美景。天际100香港观景台设有多项多媒体设施,生动地介绍香港独特的历史及文化,让访客深入了解香港。
油尖旺多元文化活动中心位于佐敦炮台街,中心为区内团体及居民提供多用途设施,亦致力为居民提供凸显地区多元文化特色,以及促进少數族裔与本地居民融合的活动及服务,例如培训课程、课后支援服务、翻译服务及文化交流展览等。
旧油麻地警署在1922年建于广东道现址。警署带有爱德华时期的建筑风格,是香港现存少数战前警署建筑之一。旧油麻地警署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油麻地警署于2016年迁往位于九龙油麻地友翔道3号的新警署大楼。
位于窝打老道的油麻地戏院于1930年落成,是市区硕果仅存的战前戏院。建筑物具有的特征元素包括正门入口两旁门柱、中式斜屋顶和具装饰艺术主义的正立面及山墙、支撑屋顶的钢桁架及木檩条,以及原有舞台的拱门和侧墙。油麻地戏院于1998年结束营业,并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红砖屋原为上海街旧水务署抽水站的工程师办公室,于1895年落成,是本港现存最古老的抽水站建筑物。抽水站于1911年停止运作,其不同部分的建筑物分别被拆卸及改作其他用途,只有红砖屋部分获保留。建筑物具有的特征元素包括红墙立面、铸铁雨水管、铸铁收水斗、拱形游廊及花岗石构件。旧水务署抽水站于2009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为保存、推广和推动粤剧发展,政府于2009年把油麻地戏院和红砖屋两幢已评级的历史建筑改建为一所专为戏曲演出和相关活动,特别是为粤剧新秀和新进剧团提供演出、排练和培训设施的全港性演艺场地,于2012年正式启用。
油麻地戏院由2022年起暂时关闭,以配合第二期建筑工程,预计于2026年重开。
油麻地天后庙位于油麻地庙街近众坊街(俗称「榕树头」)。该庙取代原先可能于1865年在现时北海街与庙街交界建成的天后古庙,并于1878年在现址重建。庙内保存大量珍贵历史文物,对研究油麻地区历史及社会发展,有极大价值。
油麻地天后庙供奉天后。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代(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天后庙及其4座毗邻建筑物,包括公所、福德祠及两所书院,以天后庙的规模最大,建筑群是九龙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天后庙建筑群。建筑群于2020年列为古蹟。
山东街水月宫是供奉观音的庙宇。观音源自印度,本为男相,传入中国后渐转化为端庄慈祥的女性。观音是慈悲的象征,也是救渡众生的菩萨,因此又称「观世音菩萨」。
每逢观音诞,均有众多善信前往山东街水月宫参拜。至于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日的「观音开库」,即观音菩萨开金库,借钱于民,不少善信慕名前来向观音借库,祈求财运亨通。
山东街水月宫前身是一所约位于今天窝打老道和亚皆老街交界的旧庙,于1927年迁建于现址。水月宫内存放了于清朝光绪10年(1884年)铸造的洪钟。水月宫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1984年启用的玉器市场于2020年11月在油麻地上海街251号重置,是选购玉器纪念品的好地方。除了售卖各类玉器外,亦有代人写信的档位,提供多元化服务,包括中国书法、代写中、英文信件、填写申请表格和报税单,属难得一见的香港老行业。
玉器市场附近甘肃街与佐敦道之间的一段广东道俗称「玉器街」,有多家玉器商店,售卖较高档次的玉石制品及首饰,同时亦提供玉石和宝石鉴定服务。
油麻地果栏位于窝打老道、新填地街及石龙街交界,于1913年落成,原名为政府蔬菜市场,专门批发蔬果,至1930年代始有鱼类批发。1952年,政府考虑到水果批发量增加,水果栏营运地方不足,遂将石龙街的菜栏地段改建成16间水果栏。直至1965年长沙湾蔬菜批发市场及长沙湾临时家禽批发市场启用后,这里的蔬菜和鱼类批发摊档才相继迁出,只剩水果批发商贩在场内经营,故易名为油麻地果栏。
油麻地果栏呈长方形,由多幢一至两层高的建筑物组成,建筑物多由砖石建造,上层的露台形成有盖拱廊,部分建筑以荷兰式及殖民地混合设计或呈棱角波浪状的山墙及山花,并刻有店号,别具特色。
油麻地果栏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弥敦道是九龙半岛的主要道路之一,由尖沙咀海傍一直伸展至界限街。这条著名的街道是九龙半岛最早建筑的道路,在1860年开始修筑,初名「罗便臣道」,1909年扩建后改名为「弥敦道」。
经过逾百年的发展,现时街道两旁均是商业和住宅楼宇,高厦林立。旺角至尖沙咀一段弥敦道是繁忙的购物区,入夜后,大道两旁商铺及酒店的霓虹招牌五光十色,闪烁生辉,游人络绎不绝。
位于旺角亚皆老街与登打士街之间的一段通菜街俗称「女人街」,因早期以出售女性时装而得名,是本地居民及游客的热门购物地点。该处的摊档出售各式各样价格相宜的货品,包括服装、手錶、手袋、化妆品、饰物、家居用品及玩具等。
T.O.P This is Our Place是一个连接港铁旺角站的多用途商业综合建筑,设有购物中心和办公大楼。购物中心以「新零售」概念营运,引入不同类型的品牌、全新概念的连锁店、品牌联乘限定店及共享零售平台。办公大楼则提供多种服务,包括医疗、美容、保健、商务中心等,一应俱全。
朗豪坊位于旺角亚皆老街,属旺角的心脏地带。朗豪坊由3个主要项目组成,包括1座60层高的办公室大楼、1间酒店,以及楼高15层,有近200间潮流名店、食肆及娱乐场所的朗豪坊购物中心。购物中心通天广场内的数码天幕及通天梯,是最瞩目的焦点。
618上海街位于旺角上海街600至626号,由一列14幢楼高3至6层,主要由砖牆、石屎或木材搭建而成的建筑群组成。当中10幢建于1920年至1926年、楼高3至4层的骑楼式建筑于2010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馀下4幢6层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则建于战后1963年至1964年。
骑楼式建筑属典型的「上居下舖」,结合了中国南方街舖屋和西方廊柱式的建筑特色。此类建筑风格于19世纪末到战后初期在粤港流行,亦形成了香港当时商业街道的主要风貌。
618上海街是旺角区内的保育活化项目,现时开设了不同类型的特色商店及餐厅,并设有一个多用途房间,连同地下大堂的空间均可作社区活动之用。
位于旺角道与水渠道之间的一段通菜街俗称「金鱼街」。该地段开设了不少水族店和宠物店,售卖不同品种的观赏鱼和水族用品,以及猫、犬、蜥蜴、龟、蛙等宠物及用品。「金鱼街」是游人选购观赏鱼、水族用品及宠物的好去处。
位于旺角塘尾道和荔枝角道交界的雷生春由建筑师布尔先生设计及兴建,约在1931年落成。大楼楼高4层,地面曾是「雷生春」跌打药店,上层则为住宅。
雷生春糅合了现代流线(装饰艺术)风格中一气呵成的横线设计与鲜明的古典元素,设有方形框架及栏杆装饰。另外,伸延出行人道上的宽阔外廊,以及顶层外牆嵌有家族中药店号的石匾,则展现香港昔日的社区生活、经济活动和建筑特色。
雷生春于2012年活化为「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 雷生春堂」。大楼的地面是凉茶售卖处及展示区,其馀楼层为中医药诊所。地面展示区免费开放,公众也可以预约免费导览服务,参观其他楼层。
雷生春于2022年列为古蹟。
大角咀洪圣殿原址位于界限街与大角咀道交界的福全乡。政府于1928年重新发展福全乡,洪圣殿因此于1930年迁至现址。为纪念福全乡,殿前的街道命名为福全街。
大角咀洪圣殿内现存刻有清朝光绪7年(1881年)的铜钟及1930年迁建庙宇的重修碑记。庙内主祀有海神洪圣,并配祀黄大仙、观音、地藏、北帝等神祇。
有说洪圣是「南海之神」,为华南一带的神祇。唐朝(618年 - 907年)时南海神被册封为「广利王」,宋代(960年 - 1279年)时更于「广利王」前加号「洪圣」。从此,「洪圣广利大王」成为南海神的封号。善信供奉洪圣以求舟楫安全,风调雨顺。
大角咀洪圣殿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位于花墟道、园圃街、太子道西、园艺街与洗衣街一带的鲜花墟巿源于1940年代,时至今日,花墟已由当初的街头摆卖发展至现时的商舖式经营。
旺角花墟聚集了超过100家花卉和园艺零售及批发商店,售卖本地和进口的鲜花、盆栽、园艺用品等,是爱花和喜好园艺人士必到景点。
太子道西190-220号位处旺角花墟,原先为一列16幢战前唐楼群,于1930年代初由一间比利时建筑公司兴建,当时被称为「摩登」住宅,目标客户为中产家庭。
部分建筑于战后被拆卸重建,目前只余下位于太子道西190-204及210-212号的10幢,于2010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该唐楼群现已活化作商业和文化用途,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形态和主要建筑特征。
「雀仔街」原位于旺角康乐街,曾以售卖鸟类宠物闻名,后来为配合市区重建而被清拆。为保留「雀仔街」的特色和风貌,政府在园圃街兴建了园圃街雀鸟花园。
园圃街雀鸟花园佔地约3 000平方米,约有70个摊档,售卖宠物鸟、饲料及相关用品等。花园採用属中式庭园建筑,吸引不少游人及雀鸟爱好者前来参观。
MOKO新世纪广场坐落港铁旺角东站旁,是旺角区的大型购物商场,公共交通四通八达。商场汇聚各式各样的商店和食肆,亦设有电影院和户外休憩空间,为顾客提供一站式的购物及娱乐体验。
大屿山位于香港西南面,面积约148平方公里,是香港最大的岛屿。根据考古遗物显示,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约公元前4000 — 公元前2500年)先民已在大屿山赤鱲角虎地湾活动。岛上共有47个村落,最大的3个村落位于梅窝、大澳及东涌,其中东涌近年已发展成为新巿镇。
大屿山北部有多项重要基建,例如位于赤鱲角的香港国际机场,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国际机场和港珠澳大桥以及香港其他地区的完善交通网络,以及连接东涌市中心及昂坪的缆车系统。
然而,大屿山仍有超过一半的土地是郊野公园范围。大屿山郊野公园分为南大屿、北大屿及北大屿扩建部分,有不少引人入胜的好去处。其中凤凰山和大东山两座山峰之上仍留有数百年前由村民建成的石径,现已成为郊游人士喜爱的古道。而全长70公里的凤凰径更是行山人士挑战自我的首选。凤凰径穿越南、北大屿郊野公园,以梅窝作起点和终点,沿途山峦起伏,风光处处,大自然景色尽收眼底。
此外,大屿山还有不少水清沙幼的海滩,例如银矿湾、贝澳、长沙及塘福等,也有许多在林荫之间和沿岸的营地和烧烤场地。
大屿山历史源远流长,岛上有不少古蹟,例如分流炮台、东涌炮台、东涌侯王宫、石壁石刻、大澳杨侯古庙等。另外,岛上的天坛大佛、宝莲禅寺、心经简林和大澳棚屋亦是游客必到的热门旅游地点。
愉景湾位于大屿山东北海岸,是一个中西文化共融的多元化社区。
区内设有购物商场和多间食肆,游人可在临海的舒适环境下品嚐中西美食。中央公园、大白湾沙滩及位于海滨的心锁长廊是区内极受欢迎的景点。另外,愉景湾广场不时举行市集,售卖艺术家、手作人和设计师的产品。
游人亦可从愉景湾码头出发远足,途经稔树湾及神乐院到达梅窝,沿途风景美丽,更可远眺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坪洲及喜灵洲一带的景色。
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位于大屿山北部,佔地126公顷,属世界级的家庭度假胜地,是本港重要旅游基建之一。
游人可乘搭港铁迪士尼专线,从欣澳站直达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迪士尼专线车箱和迪士尼站均採用特别设计,处处展现乐园的欢乐气氛。从踏进迪士尼专线车箱开始,游人便进入一段奇妙旅程。
甫进入乐园,游人即可在迪士尼代表卡通人物的喷水池前拍照留念。穿过以怀旧美国小镇风格打造的美国小镇大街后,乐园的地标、幻想世界园区的华丽城堡便映入眼帘。另外,以太空科技和星际历险为主题的明日世界、以丛林历险为主题的探险世界、色彩缤纷和满有童真的反斗奇兵大本营、恍似美国西部荒废小镇的灰熊山谷丶放满探险家各式各样收藏品的迷离庄园,以及以电影《魔雪奇缘》为主题的魔雪奇缘世界等多个园区,都有不同刺激程度的机动游戏、主题人物汇演和音乐剧、电影院等等候大家参与。迪士尼经典卡通人物则穿梭乐园不同角落,跟游人拍照留念。
乐园内各个园区均有餐饮设施,让游人玩乐之馀品尝特式美食。在玩过各园区后,游人都不会错过充满欢乐气氛的花车巡游,以及在特定日子举行的烟花汇演。为了让游人更全面地体验迪士尼的童话梦幻世界,度假区设有3家特色酒店,为游人提供富有特色的住宿服务。
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是访港旅客必到的景点,亦是一家人留下珍贵回忆的度假区。
迪欣湖活动中心位于大屿山北部,毗邻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佔地约30公顷。活动中心的最大特色是面积达12公顷,名为迪欣湖的人工湖。迪欣湖有着波光明淨的湖水、由多个喷水器组成的水景设施,以人工石景及天然大石建造的瀑布。湖畔的游艇中心提供脚踏船和脚踏游览车租赁服务,让游人在湖上和岸上欣赏迪欣湖的美丽风光。
另外,活动中心设有面积约4公顷的植物园,园内收集了多种本地和外来品种的植物,并设有观景亭,是游人拍照的好地方。活动中心其他设施包括儿童游乐场及附设健身处的缓跑径。
迪欣湖活动中心景致怡人,并有游乐设施,适合老幼一家同游。
相关网站:
https://www.hongkongdisneyland.com/zh-cn/destinations/inspiration-lake-recreation-centre/
东涌侯王宫位于沙咀头,供奉侯王。相传侯王是南宋(1127年 — 1279年)忠臣杨亮节,南宋末年曾保护宋末最后两位皇帝(宋帝昰及宋帝昺)逃避元兵而南逃,后来人们为念其忠勇立庙奉祀。庙内放置了一座古钟,铸有清朝乾隆30年(1765年)字样,估计东涌侯王宫建于该年。
东涌侯王宫于2010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东涌罗汉寺位于石门甲。据说于1926年有一位来自广东的僧人到这裡的岩洞潜修,该处因而名为「罗汉岩」。1974年,信众在此建成罗汉寺。寺内除了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之外,还有罗汉泉和罗汉洞,环境十分清幽。
东涌炮台入口的花岗石额刻有清朝道光12年(1832年)字样,相信炮台在这年建成,用以抵御沿岸海盗的侵扰。炮台其后曾用作警署、华英中学校舍、东涌乡事委员会及东涌公立学校。目前壁垒上仍保存有6枚古炮,见证香港的动盪岁月。
东涌炮台于1979年列为古蹟。
位于昂坪的宝莲禅寺,最初名为大茅蓬,由大悦、顿修和悦明三位来自江苏省的法师于1906年建立。至1924年正式名为宝莲禅寺。
宝莲禅寺极具规模,寺内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东北面西南而建,依次由山门、韦驮殿、大雄宝殿、万佛殿,沿地势而上,加上两侧对称的钟楼鼓楼、禅堂、斋堂和僧堂,形成序列的院落。轴线南侧的另一组建筑则是大会堂和祭祀空间。宝莲禅寺是集宗教、佛教文化、园林景观、凋塑艺术、传统和现代于一身的佛教圣地,是香港芸芸寺院中,最广为人知的一所佛寺。
矗立于宝莲禅寺前木鱼峰上的天坛大佛,庄严宏伟,展现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得道时的坐姿。佛像坐南向北,像身高26.4米,连莲花座及基座总高度约34米,以250吨青铜铸造而成,是全球最高的户外青铜坐佛。佛像之下设有3层展览厅,展示包括佛陀真身舍利子的珍贵宗教文物。游人攀登268级石阶到达3层祭坛上参拜大佛,更可在平臺上远眺大屿山和南中国海的风光。自大佛于1993年开放供游人参观以来,昂坪已成为香港最热门的观光胜地之一。
《心经》的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经文简约,仅有260字,但寓意深远,是儒、释、道三教共尊的宝典。为弘扬《心经》真理,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于2002年完成《心经》墨宝,并赠予香港市民。政府于大屿山昂坪,邻近天坛大佛、宝莲禅寺和昂坪360缆车站的一幅山坡上,以大型户外木刻形式展示饶教授的墨宝。
该大型户外装置以摹刻方式,将饶教授的《心经》墨宝全文凋刻在38条高8至10米不等的木柱上,近似古时书于竹简,因此名为「心经简林」。木柱分佈配合山形地势,并依经文顺序排成「∞」字,象徵「无限」、「无量」,以示宇宙人生变化无定的道理。在山坡上最高位置的一条木柱没有刻字,象徵「空」的《心经》要义。
对书法爱好者和佛教徒来说,心经简林自然不可错过;对一般旅客来说,置身如此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之中,亦觉心境平和。
位于大屿山西部的大澳具备独特的文化传统、古朴的渔村风貌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大屿山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大澳以渔村景緻闻名,今日仍然保留不少传统风貌,如水道、棚屋、渔船等。当中,建于泥滩、纵横交错河道上的棚屋是大澳的一大特色,吸引大量本地和外地游客到访。
除了渔业,大澳亦盛产虾酱和咸鱼。此外,大澳亦曾以产盐着名。不过大澳的盐田早在1960年代末已停止生产。
另外,每年端午节在大澳举行的「龙舟游涌」,更是游人不会错过的节目,善信于农曆五月初四以龙舟拖着神艇,到大澳4间庙宇「接神」,请出代表杨侯、天后、关帝和洪圣的小神像供奉祭祀,并于翌日端午节进行游神活动。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除了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外,亦在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大澳文物酒店位于大澳石仔埗旧街渡轮码头旁的一个小丘上,前身为建于1902年的大澳警署。警署于1996年关闭。其后,警署建筑群活化为精品酒店,并于2012年正式开幕。
酒店楼高两层,设有9个房间,顶层设有玻璃屋顶餐厅。旧有报案室则改建成文物探知中心,展出警署收藏品等文物。
旧大澳警署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大澳杨侯古庙位于大澳宝珠潭,庙内有一口铸于清朝康熙38年(1699年)的铁钟,因此相信古庙建于1699年或以前。古庙于2017年列为古蹟。
大澳杨侯古庙供奉侯王,相传侯王是南宋(1127 — 1279年)忠臣杨亮节,南宋末年曾保护宋末最后两位皇帝(宋帝昰及宋帝昺)逃避元兵而南逃,后来人们为念其忠勇立庙奉祀。古庙亦与大澳端午游涌关係密切而闻名,每年端午节,古庙的杨侯神像都会被请出,参与游涌和相关的祭祀仪式。
位于大澳石仔埗街的洪圣古庙建于清朝乾隆11年(1746年),是供奉洪圣的庙宇。古庙前门外牆饰有八仙壁画,造型栩栩如生。
有说洪圣是「南海之神」,为华南一带的神祇。唐朝(618年 - 907年)时南海神被册封为「广利王」,宋代(960年 - 1279年)时更于「广利王」前加号「洪圣」。从此,「洪圣广利大王」成为南海神的封号。善信供奉洪圣以求舟楫安全,风调雨顺。
大澳洪圣古庙亦与大澳端午游涌关係密切而闻名,每年端午节,古庙的洪圣神像都会被请出,参与游涌和相关的祭祀仪式。
大澳关帝古庙位于大澳吉庆后街,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1488年 — 1505年),于清朝乾隆6年(1741年)原址重建。古庙的主横樑刻有精细的石湾陶塑,造型为家传户晓的杨家将人物。
古庙主祀关帝。关帝指三国时期(220年 - 280年)蜀国名将关羽,字云长,史称「关帝万人敌」。民间相传兼备「智信仁义勇」,也是威武和忠义的象徵,广受膜拜。
大澳关帝古庙亦与大澳端午游涌关係密切而闻名,每年端午节,古庙的关帝神像都会被请出,参与游涌和相关的祭祀仪式。
大澳关帝古庙于2010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大澳新村天后古庙位于大澳新村,建于清朝(1644年 — 1991年)初年,面向大澳昔日的盐田和稻田。古庙属两进一院式建筑,左右设偏殿。门厅的屋嵴饰有由当代着名的石湾陶瓷店均玉烧製的陶塑,造工精巧,是在香港发现现存最历史悠久的均玉作品。根据庙内碑记,古庙曾于清朝道光18年(1838年)及清朝光绪21年(1895年)重修,并于2019年再次进行大修葺。大澳新村天后古庙于201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朝(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大澳新村天后庙亦与大澳端午游涌关係密切而闻名,每年端午节,内庙的天后神像都会被请出,参与游涌和相关的祭祀仪式。
大屿山南部有多个风景秀丽、水清沙幼、远离繁嚣的泳滩,由东至西分别为贝澳泳滩、下长沙泳滩、上长沙泳滩及塘福泳滩。
各泳滩均有便利游人的泳滩设施,而且各有特色:贝澳泳滩紧邻的贝澳营地,是个理想的露营地点;下长沙泳滩附近有不少餐厅及咖啡店,让游人在美景下品嚐佳餚;而塘福泳滩附近则有多间度假屋及旅馆,为游人提供另类住宿选择。另外,上、下长沙泳滩绵延长达3公里,是弄潮儿的首选消暑地点。
梅窝文武庙位于白银乡,据说始建于明朝万曆年间(1573年 — 1620年),是梅窝最古老的庙宇。庙宇曾于清朝光绪27年(1901年)及1960年重修,但仍然保留完整规模。
梅窝文武庙供奉的文武二帝分别为文昌帝和关武帝。文昌帝又称「梓潼帝君」及「文曲星」,相传文昌帝掌管知识和学业,故此为读书人及考科举者所奉祀,亦为孝道象徵。关武帝是三国时代(220年 - 280年)蜀国名将关羽,字云长,史称「关帝万人敌」,民间相传兼备「智信仁义勇」,也是威武和忠义的象徵,广受膜拜。
银矿洞位于梅窝银矿湾山上,于19世纪中后期曾是出产白银之地,后因矿石含银量过低而停止生产。
位于银矿洞下方的银矿瀑布,分为上瀑布及下瀑布,因景色怡人而着名。旁边是银矿湾瀑布公园,内有一座中式凉亭,供游人休憩及欣赏瀑布。
长洲位于香港岛西南面海域,面积2.44平方公里,是个外型像哑铃的小岛。
从小岛西南面鯆鱼湾出土的骨镞显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2500年 — 公元前1500年)已有先民在长洲活动。此外,在岛上连岛沙洲的东南部,亦有称为长洲石刻的两组纹饰,纹饰由数条曲线环绕着小凹槽构成。石刻的纹饰与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相似,推断石刻的刻凿年代大约可上溯至青铜时代(约公元前1500年 — 公元前221年)。长洲石刻于1982年列为法定古蹟。
长洲湾阔水深,是个天然的渔港,明朝(1368年 — 1644年)时,长洲的渔业便十分兴旺。到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 — 1795年),长洲设有墟市,其繁盛可见一斑。
随着渔业式微和经济转型,现时从事渔业的居民不多,但长洲仍然是个繁盛兴旺的社区,岛上有不少食肆和度假屋,是假日消闲的好去处。每年农曆四月初八举行的长洲太平清醮,更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参观飘色巡游、神功戏,以及在深夜举行的抢包山比赛,感受热闹气氛。长洲太平清醮除了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亦于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长洲关公忠义亭位于长洲观音湾路,建于1973年,因为建筑外观像亭,故不称「庙」而称为「亭」。关公忠义亭亭身漆上红色,并以青色琉璃瓦为上盖,亭前有1个香炉。
关公忠义亭供奉关帝。关帝指三国时期(220年 - 280年)蜀国名将关羽,字云长,史称「关帝万人敌」。民间相传兼备「智信仁义勇」,也是威武和忠义的象徵,广受膜拜。
位于长洲东部的东湾和观音湾是岛上两个泳滩,极受度假人士欢迎。观音湾更是香港首位夺得奥运奖牌(更是金牌),被称为「风之后」的李丽珊进行滑浪风帆训练的基地。位于该处的长洲滑浪风帆中心提供各种水上运动设施。
长洲玉虚宫位于长洲北社街,又名北帝庙,供奉北帝。北帝又称「真武大帝」及「玄天上帝」等,有指祭祀北帝可求寿,能息水患和保舟楫安全。也有指北帝曾成功荡平群魔,被封玉虚师相,玄天上帝。
据说,在清朝乾隆42年(1777年),疫症肆虐长洲,居民从惠阳县请来北帝神像到长洲镇压,自此岛民安居乐业,因此在乾隆48年(1783年)建庙供奉北帝。长洲玉虚宫一直是岛上居民的宗教中心,每年农曆四月初八举行的「太平清醮」(又称包山节)都是在庙前广场举行,而北帝神像更会被请出,联同北社天后庙内的天后在岛上主要街道巡游。
长洲玉虚宫于2010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长洲北社天后庙位于玉虚宫以北。庙内一座铜钟上刻有清朝乾隆32年(1767年)字样,可见该庙历史悠久。
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朝(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每年农曆四月初八举行的太平清醮,北社天后庙会举行宗教仪式,迎请天后联同玉虚宫内的长洲北帝,在岛上主要街道巡游,饶富地方特色。
长洲北社天后庙于2010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南丫岛位于香港西南面,是香港的第三大岛屿,面积13.85平方公里,仅次于大屿山和香港岛。
考古遗物显示,新石器时代中期(约公元前4000年 —公元前2500年)先民已在南丫岛活动,岛上更有不少青铜时代(约公元前1500年 — 公元前221年)遗址,遍及深湾、大湾、榕树湾及芦鬚城,是香港考古研究的重要地方。另外,位于南丫岛东南面的深湾具特殊科学价值区,是香港唯一已知有全球濒危绿海龟产卵的地点。
南丫岛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是榕树湾,其次是索罟湾,两者皆以海鲜餐馆闻名。榕树湾与索罟湾之间由一条远足径连贯,全程约7公里,适合老幼一家郊游。
南丫岛北段公共图书馆及南丫岛历史文物室邻近榕树湾码头,大楼设计採用「沿海而阅:一本关于南丫岛的书」的概念,在混凝土特色牆印上以中国书法所写的诗词,形似书面,并以长形木条作装饰,如同书嵴一样。
大楼地下为南丫岛历史文物室,展出南丫岛部分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以及有关小岛历史文化和村民生活变迁的影片。一楼及二楼的南丫岛北段公共图书馆配合「沿海而阅」的概念,部分座位设于窗前面向辽阔海景,为居民提供更舒适及多元的阅读环境。
南丫风采发电站位于南丫岛大岭,佔地2 500平方米。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直径为50米,塔杆长度46米,装机容量为800千瓦,全自动运作。发电站採用开放式设计,游人可观察风车运作,亦可参观附设之展览场地,进一步了解风力发电和可再生能源等资讯。
洪圣爷湾位于南丫岛榕树湾东南面,是个十分受欢迎的泳滩,亦是观赏浪漫醉人日落美景的地点。游人亦可登上沙滩南方的观景台欣赏南丫岛风光及眺望南丫发电厂的建筑(俗称「三支香」),或经远足径继续前往索罟湾。
索罟湾天后庙位于南丫岛索罟湾村。
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代(公元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根据庙内一座于清朝道光6年(1826年)铸造的聚宝炉,以及一口于清朝光绪21年(1895年)铸造的钟,估计该庙约建于1826年 — 1895年。在2004年发生的一场火灾烧毁了古庙,幸得热心的善信和村民筹集经费,重修庙宇。现时除了善信前来参拜外,许多游人亦会到此参观。
坪洲是香港岛西面一个地势平坦的小岛,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坪洲的小市集仍然保留昔日风貌,市中心一带还有瓦顶相连的平房和多间特式小商店,游人可在岛上的餐馆品嚐海鲜美食。
岛上有两家相信于1936年前建成,现已废弃的牛皮厂。当中福源牛皮厂曾于日治时期(1941年 — 1945年)停止生产,战后恢復营业。后因香港引入人造皮,福源牛皮厂生意日渐下滑,最后倒闭。近年,福源牛皮厂经活化后成为艺术空间,是坪洲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坪洲牛皮厂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坪洲面积虽小,但岛上也有数间庙宇,当中以位于永安街的坪洲天后宫,以及位于志仁街的龙母庙最着名。坪洲天后宫始建于清朝乾隆57年(1792年),渔民在庙内摆放了一条长5呎之鱼骨,用以供奉天后,祈求风调雨顺。坪洲天后宫于2010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至于建于1970年代初的龙母庙,供奉水神龙母。庙内有着名的龙床,善信相信摸龙床可求生子并带来好运。
此外,游人从永安街出发南行,沿坪洲家乐径拾级而上,便可抵达手指山的「凤萍亭」。手指山是坪洲的最高点,从「凤萍亭」可远眺青马大桥和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的景色,更可饱览邻近岛屿的迷人风光。
蒲台岛位于香港最南面,面积3.69平方公里,岛上好些观光点可远眺一望无际的大海。
蒲台岛上怪石奇多,如僧人石、棺材石、佛手岩及乌龟石。沿山径及石阶走到南端海边,更可欣赏有数千年历史、于1979年列为古蹟的蒲台石刻。
港珠澳大桥由12公里的香港连接路、29.6公里的主桥和13.4公里的珠海连接线组成,全长55公里,是全球最长的桥隧组合跨海通道。自大桥于2018年10月通车,经陆路往返香港、澳门及珠海的交通时间大大缩短,沿途更可饱览壮阔海景。
中葵涌公园位于葵涌新葵街。园内广植树木,绿树成荫。公园佔地约10公顷,依山而建,环境自然优美,深受晨运人士欢迎。
公园原址为瑞丰牧场及梁发牧场,在1950年代,该两个牧场是新界仅有的牧场。在1980年代,两个牧场结业后土地全部交还政府,其后发展为中葵涌公园,仅保留了石屋作公园的办事处。
石屋是瑞丰牧场仅存的建筑物,约建于1950年,楼高两层,设屋顶平台,属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以长方形构图,有弧形外牆、宽阔游廊及幼长简朴圆柱,连接两楼层之间的水磨石楼梯仍保存完好。石屋曾用作牧场东主家人的别墅及住宅。
石屋见证了葵涌区由农地发展成工业和住宅的急剧转变。石屋于2022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物。
新都会广场是葵青区内的商业、购物及娱乐集中地。在港铁葵芳站E出口设有有盖行人天桥通往广场。广场总面绩达540 000平方呎,汇聚多间商店和食肆,亦设有戏院及历奇公园等娱乐设施。
新都会广场内有行人天桥通往旁边的葵涌广场。葵涌广场内有不少服装店及特色店舖,售卖的货品种类繁多。葵涌广场内亦有不少地道小食店,为游人提供不同选择。
青衣海滨公园位于青衣岛东北海傍,面向蓝巴勒海峡,全长约1 600米,佔地约6.3公顷。公园内设圆形广场连有盖看台、休憩草坪及各种健体和游乐设施,游人可漫步海滨长廊,欣赏海滨怡人景致。
青衣公园佔地约7公顷,内有7人硬地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儿童游乐场、健行径、长者健体园地、太极园、观景台、露天剧场、大型人工瀑布、人工湖、大休憩草坪等设施。
青衣东北公园沿青衣岛北岸而建,并连接青衣海滨公园。公园佔地约5.8公顷,为不同年龄的巿民提供多种康乐设施,包括设有看台的11人人造草地足球场、篮球场暨排球场、门球场、单车径、儿童单车径、滑板场、儿童游乐场、足健径、露天广场、海滨长廊、设有健体站的缓跑径、长者健体园地及园景区。
青衣城位于港铁青衣站上盖,商场佔地超过580 000平方呎,汇聚百多间名店、食肆、戏院、超级市场及其他消闲玩乐设施。
青衣城室内设计新颖,灵感来自海洋及「金银岛」意念,在享受购物乐趣之馀,彷如置身豪华客轮,遨游浩瀚汪洋之中。青衣城2期更设有逾50 000平方呎的平台及空中花园,顾客在购物之馀,也可以尽享翠绿浪漫景致,感受户外闲适之乐。
真君庙供奉真君。相传真君本姓吴,南宋(1127年 — 1279年)人士,曾协助朝廷对抗广东一带的海盗。真君死后,当代皇帝追封他为「真君」以纪念其英勇事迹,人们也开始视他为神明来供奉。原先的真君庙约在1900年代建于青衣岛海边,其后于1980年代迁到枫树窝路现址。
每年农曆三月十二至十六日为真君诞,期间会有传统粤剧表演庆祝。
据说达摩原籍天竺(即现今印度),于南北朝(420年 — 589年)将佛教襌宗带入中国,死后被信众奉为「达摩祖师」。
早在1950年代青衣岛尚未发展时,一些来自海丰和陆丰的善信移居青衣岛后,在信义新村建成了清德堂达摩祖师庙。每年农曆十月初五为达摩祖师诞,善信纷纷前来参拜。
青衣岛寮肚谷附近一带山丘上的小径环境幽美,是晨运客和郊游人士常到的地方。在这条步行径的高处可远眺青马大桥或汀九桥,亦可看到青衣西的建设。山顶设有凉亭,供游人休息。
松岭邓公祠位于粉岭龙跃头老围东面,是龙跃头邓族约于1525年建成,以纪念开基祖邓松岭公,同时作为该族的宗祠。松岭邓公祠是香港最具规模的祠堂之一。
祠堂为三进两院式建筑,挡中设于中进,后进分三开间,明间供奉历代祖先木主,包括宋二世祖税院郡马邓惟汲和皇姑赵氏的木主,其木主有龙头木凋,与其他祖先的木主不同。右次间供奉对宗族有贡献或功名显赫的先祖。左次间则供奉乡贤。
建筑物内外均饰有以吉祥图案为题材的精緻木刻、灰塑、陶塑及壁画,充份反映了昔日工匠的精湛技艺。
松岭邓公祠于1992年完成全面修復工程,于1997年列为古蹟。
粉岭龙跃头天后宫位于松岭邓公祠与老围之间,其建筑年份已无法考证。
天后宫为传统两进三开间式建筑,内以天井分隔。墙身为青砖,支撑木构瓦顶。庙宇正面饰有精緻的灰塑及壁画,皆为吉祥图案及民间故事。正殿供奉天后及其侍神千里眼和顺风耳,右殿供奉土地,并放置两口古钟,其中一口为清朝康熙34年(1695年)铸造,乃邓氏族人为儿子投契天后的酬神之物;另一古钟铸于康熙39年(1700年),为族中子弟出门往省城应试,祈求路上平安的酬神之物。
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代(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粉岭龙跃头天后宫于2002年列为古迹。
石庐位于粉岭龙跃头崇谦堂东面,为香港及九龙华仁书院的创办人徐仁寿先生于1924年所建。
石庐为两层中西合璧的建筑,由主楼及附属建筑物组成。建筑物富有殖民地的建筑特色,但屋顶却是中国传统的金字顶,以木樑及板条承托,并以瓦片铺筑。屋内的天井及房间的布局,与中国传统的民居相似。石庐正面矮牆有一半圆形山花,上面有「石庐」字样的灰塑。
石庐主楼及附属建筑物于2011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石庐乃私人物业,并不对外开放。
蓬瀛仙馆位于粉岭百和路、港铁粉岭站旁的山坡之上,创立于1929年,是香港重要的道观之一。
仙馆依山而建,建筑布局遵从传统中国建筑的理念,最重要的建筑都集中在中轴线上,而其馀殿堂房舍则分布在四周。当中,设于兜率宫(三圣大殿)后方的「道德经壁」展现信仰、养生、道家哲学。置身于仙馆内的园林,更可远眺粉岭全景。
粉岭蝴蝶山及画眉山环境清幽,邻近粉岭市中心,是居民和游人晨运及远足的好去处。行山径邻近粉岭地标蓬瀛仙馆及佛教寺庙观宗寺,沿途设有观景台和休憩处,全程大约3公里,需时约1.5至2小时,非常适合一家老幼一同游览。
彭氏宗祠位于粉岭围,又名大德堂,据说始建于明朝万历(1573年 – 1620年)初年,于1884年(清朝光绪10年)重建。彭氏宗祠属两进式建筑物,建筑精美,饰有斗拱木刻、花岗石樑柱、陶塑人物、精緻壁画等。
彭氏宗祠于2009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位于八仙岭郊野公园西部,流水响水塘是一个灌溉水塘,容量约170 000立方米。流水响水塘是香港其中一个有「天空之镜」及红叶美景的水塘。水塘设有流水响郊游径,起点和终点均在水塘附近,全长约4.4公里,走毕全程约需2小时。
鹤薮水塘位于八仙岭郊野公园西部,因邻近鹤薮围而得名。外形如一弯新月的鹤薮水塘是一个灌溉水塘,容量约180 000立方米。
环绕水塘的鹤薮水塘家乐径全长约2.5公里,步行约需1小时。水塘范围清幽宁谧、满佈林荫,附近更设有实验林区、营地、烧烤及野餐场地,是郊游好去处。
回归纪念园位于上水马会道,于2009年开幕,是为纪念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经马会道进驻香港的重要时刻而兴建。园内摆放了居民向抵港驻军送上的「威武文明之师」牌匾、士兵人像凋塑及新界各区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举办的活动资料及相片。
廖万石堂位于上水门口村,由廖族于1751年建成,是香港最具规模的祠堂之一。「万石」之名与宋朝(960年 – 1279年)廖族远祖廖刚及其4名儿子有关。相传他们5人皆为高官,年享俸禄合共万石,后人为纪念他们,遂将祖祠命名为「廖万石堂」。
廖万石堂属三进两院式建筑,建筑装饰华丽,灰塑、木刻、壁画、泥塑等比目皆是,题材多为传统吉祥图案。
1932年,廖族为提倡教育,培育人才,将廖万石堂改作凤溪小学,直至1974年凤溪小学(现称凤溪第一小学)迁往上水马会道现址。
廖万石堂于1985年列为古蹟,建筑物曾多次进行重修,最近一次于2016年完成。
位于上水河上乡的居石侯公祠始建于明朝(1368年 – 1644年)末年,据侯氏族谱所载,该祠是为纪念侯族17世祖侯居石所建。
居石侯公祠是传统的三进两院式建筑。前院两旁建有厢房,中进为供奉历代祖先神位的神龛,后进楼高两层,曾用作村校。现时,居石侯公祠仍是村民祭祖和举行传统仪式的场所,也是侯族日常聚会议事的地方。
居石侯公祠于2003年列为古迹。
云泉仙馆位于打鼓岭坪輋路,属道教寺观。云泉仙馆佔地广阔,大部分是园林区,有荷塘曲桥、盆景园、碑刻凋塑。馆内有一个「幸运铜盘」,若以两手在盘耳上磨擦,盘上便会喷出像雾一般的水珠,甚至成为水柱,彷如一个小喷泉。每年夏季和冬季,云泉仙馆分别举行荷花展和菊展,吸引不少游人前往参观。
平源天后庙位于打鼓岭坪輋村,其建筑年份已无从稽考,不过庙内放置了一个刻有清朝乾隆21年(1756年)的古钟,相信天后庙于该年或以前建成。天后庙与两幢建筑物相连,右边为平源公所,左边为昇平社义祠。
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代(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每年农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前后数天,邻近乡村会联合一起,举行传统庆祝活动,如粤剧汇演等。
平源天后庙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长山古寺位于粉岭坪輋禾径山庙径,原称「长生庵」,约于1789年兴建。禾径山庙径曾是旅客经沙头角前往深圳的必经之路,因此长山古寺一度是旅客中途歇脚的地方。
长山古寺属两进式建筑,后进较前进高约1米。古寺的内外均饰有精美的灰塑。寺内供奉佛祖、观音及地藏王。
长山古寺于1997年进行全面修復工程,于1998年列为古蹟。
镜蓉书屋位于沙头角上禾坑村,建于清朝(1644年 – 1911年)初年,是当地李姓族人为向区内子弟提供教育而兴建的私塾。书屋其后曾改为一所乡村小学,直至1986年夏季最后一批学生离校后便正式结束。
书屋的建筑简单而实用,只有两进厅堂和阁楼,分别用作课室和宿舍。书屋呈长方形,外牆用青砖砌筑,屋内用未经烧製的泥砖和夯土作间隔。
镜蓉书屋于1991年列为古蹟,并于1993年完成全面修復工程。
乌蛟腾抗日英烈纪念碑位于新娘潭路乌蛟腾烈士纪念园内,是为纪念于1941年至1945年日佔时期,为保卫香港、对抗日军侵略而牺牲的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成员,及乌蛟腾村村民而建。
1942年农曆八月十六日,时任乌蛟腾村村长受日军折磨而牺牲。为此,乌蛟腾村村民于每年农曆八月十六日,会齐集纪念碑前向烈士致敬。
印洲塘郊游径(乌蛟腾至荔枝窝)全长约8公里,需时约2.5至3小时,适合略有行山经验人士。
郊游径途经乌蛟腾、九担租、上苗田、下苗田、三桠涌、三桠村及荔枝窝,沿途风光明媚,植物和昆虫种类繁多,生态价值极高。当中荔枝窝村更是一条超过300年历史的客家村落,9排村屋依山势排列,外筑围牆,背靠风水林,面向印洲塘。潮退时,游人可在荔枝窝一带的红树林和泥滩与招潮蟹和弹涂鱼打个招呼,又可漫步自然步道,细听雀鸟的妙韵。
位于荔枝窝的小瀛故事馆设于前小瀛学校扩建校舍的旧址。故事馆的展览内容主要来自村民的口述历史和他们捐赠的文物,透过庆春约及七村简史、小瀛学校、太平清醮、农耕与贸易等4大主题,展示该区的历史文化和多元的生活环境,让昔日的乡村面貌重现游人眼前。
荔枝窝村是新界东北地区最具规模及保存得最完好的客家村落之一,有300多年历史。村后有一片茂密的风水林,村前则有一道风水围牆,村民相信可以聚财挡煞。村屋以三纵九横形式依山势排列,前低后高,共200多间,大部分村屋以青砖及泥砖建造。部分村屋经过保育和復修后组成「荔枝窝客家生活体验村」,提供村屋住宿及体验式学习计划,从而加深大众对荔枝窝村历史和传统客家文化的了解。
荔枝窝村亦设有荔枝窝故事馆,以庆春约七村村民的口述历史及捐赠的文物为基础,通过庆春约生活文化、传统医术及草药、传统婚嫁和客家歌唱等4个主题,展示庆春约的传统客家文化,以及昔日村民简朴多采的生活。
相关网站:
荔枝窝客家生活体验村
https://lcwhakkalife.wixsite.com/hakkalifeprogram/zh
吉澳天后宫位于吉澳西澳,依山而建,建筑华丽,庙内塑像精巧。正殿为天后神位,左右立有顺风耳及千里眼两护法神像。庙内有一个刻有清朝乾隆28年(1763年)的铜钟,佐证此庙历史超过250年。天后宫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代(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每年农曆三月廿三日是天后诞,有很多善信前往吉澳天后宫参拜,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吉澳天后宫的侧室设有吉澳故事馆,深入浅出地介绍吉澳的文化、历史、故事与习俗。
西贡墟的发展源自约100年前渔民及村民聚集的市集。今日,西贡墟已发展成一个景緻怡人的旅游点。
靠近海边的西贡海傍广场有不少特色商店,游人可于工艺品及古董傢俱店寻找心头好、在咖啡室或小酒吧歇脚,感受宁谧的小镇风情,或租用舢板出海垂钓、畅游西贡的岛屿。然后参观位于市中心普通道、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的天后古庙及协天大帝庙,欣赏传统渔村和西式生活的巧妙结合。
此外,海傍海鲜餐馆林立,故又名「海鲜街」。游人可于餐馆外的鱼缸挑选各类海产,现捞即烹,在悠闲的假日情调和海滨美景前用餐。
西贡户外康乐中心位于西贡对面海区,有设备齐全的营舍,亦接待日营营友。中心康乐设施包括游泳池、滚轴熘冰场、绳网阵、体育馆、运动攀登场、烧烤场和箭艺场等,是消闲度假、享受郊外恬静环境的好地方。
白沙湾位于西贡半岛中部,三面被陆地包围,是一个天然避风港。白沙湾有游艇会和香港童军总会白沙湾谭华正海上活动中心,因此,海湾停泊了许多游艇和帆船,亦是水上活动的热点。湾畔有多家餐馆,让游人品嚐不同国际美食和欣赏海湾美景。
白沙湾还有一座观音古庙,古庙规模虽小,但一年四季香火不绝,在农曆六月十九日「观音得道日」更会演戏酬神,格外热闹。
烈士墓园位于斩竹湾,于1989年建成,并开放给游人参观。墓园内有3座纪念碑,主碑高10米,碑文详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西贡居民对抗日本军人的事蹟。从烈士墓园的位置可欣赏西贡宁静的海湾,风景怡人。
西贡盐田仔(又叫盐田梓)是一个位于西贡海的小岛,邻近滘西洲和桥咀洲。
这个小岛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约300年前,村民祖先由中国观澜搬到沙头角东北面的盐田,再由盐田迁移此地,并以晒盐和捕鱼为生。由其名称盐田仔可知盐业曾是小岛的经济支柱。
1864年,天主教传教士开始于盐田仔传教,并于1890年建成天主堂(又名圣若瑟小堂),盐田仔遂成为香港少数充满天主教特色的客家村落。圣若瑟小堂于2010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1960年代开始,岛上村民因外出工作或读书而陆续迁出,渐渐地人去楼空。近年,村民为了保留村落的文化和风貌而组成「盐光保育中心」,復修盐田和村屋,推动宗教文化生态和简朴生活体验等保育和教育工作。游人可参观晒盐场、盐田梓文物陈列室、经復修的圣若瑟小堂等。圣若瑟小堂和盐场復修项目分别于2005年和201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优异项目奖和杰出项目奖。
桥咀洲位于西贡牛尾海,距离西贡市仅约2 000米,是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的一部分。桥咀洲连同附近7个小岛组成桥咀郊野公园。
桥咀洲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貌。沿着沙滩旁的桥咀洲地质步道,途经连岛沙洲,可到达对面名为桥头的小岛。连岛沙洲长约200米,是一条由风浪搬运及堆积沉积物而形成的天然沙石堤,只在退潮时露出水面。在连岛沙洲的海滩边,散落着数十块石英二长岩巨砾,它们受到不同程度的风化侵蚀而展现出奇特的裂纹,外貌极像香港着名包点-「菠萝包」,十分有趣。
小岛上有桥咀及半月湾(厦门湾)两个泳滩,并设有烧烤区、更衣室等设施。另外,在小岛东、西两面均拥有大片珊瑚群落,包括脆弱的牡丹珊瑚和扁脑珊瑚,是欣赏珊瑚的着名地点。
赛马会滘西洲公众高尔夫球场位于风景怡人的西贡滘西洲,是香港唯一的公众高尔夫球场。
场内设有3个18洞的高尔夫球场、1个有60条球道的练习场、短距离挥球练习场、高尔夫球用品专门店及餐厅。而高尔夫球训练中心则提供适合初学至高级水平的高尔夫球课程,让参加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学习高尔夫球技巧。有兴趣使用场地的高尔夫球爱好者须于7日前预订球场。
吊钟洲是位于西贡滘西洲南端的岛屿。
小岛南面长期受海浪侵蚀,使岬角与岩体分离,形成名为「吊钟岩」的海蚀柱,不过,由于外形像金鱼而常被称为「金鱼摆尾」。因为海浪持续侵蚀岩石,岩中逐渐形成一个高30米、名为「吊钟洞」的海蚀拱。「吊钟洞」形如寺庙的大钟,当阳光照射时会出现金钟凌空倒悬的画面,「吊钟洞」因而得名。
粮船湾原本又称「粮船湾洲」,原为香港第4大岛屿。由于兴建万宜水库而将粮船湾洲和西贡半岛连接起来,从此粮船湾洲改称为粮船湾。
粮船湾码头附近划为鱼类养殖区,岸上则有数间海鲜酒家,提供各式海鲜美食。粮船湾有4条村庄,包括东丫、北丫、白腊村及沙桥头,昔日居民主要是客家人,另有水上人上岸居住,现为远足和游船河路线的热点。
位于粮船湾的天后宫,约建于清朝乾隆6年(1741年),庙内有一座于该年铸成的大钟。粮船湾天后诞每两年举行一次,其特色为举行天后神舆出海巡游的传统仪式。粮船湾天后宫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沙塘口山又名瓮缸洲,位于粮船湾海东南面,是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中「瓮缸群岛景区」的一部分。
从高处俯瞰的沙塘口山,形态俨如四爪伸张的乌龟。岛上的流纹岩比目皆是,当中位于东南面、高140米的陡崖是香港最高的海崖。至于小岛南面、高24米的沙塘口洞是着名的海蚀拱。沙塘口山亦是潜水胜地,很多潜水爱好者喜爱来此探索海洋奥秘。
东龙洲又名东龙岛,是清水湾半岛南面的岛屿。
位于小岛东北面、昔日用以防御海盗的炮台,见证着东龙洲从前作为军事据点的历史任务。而在岛的西北面则有香港最早有文献记载,和香港境内已知的最大、高约1.8米、长约2.4米的石刻。石刻和炮台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列为古蹟。
佛堂门天后古庙位于西贡清水湾大坳门路大庙湾,故又名大庙湾天后庙,建于南宋咸淳2年(1266年),是广东沿岸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天后庙之一,其规模亦为全港之冠,故善信称之为「大庙」。
古庙建筑精美,并保留不少历史文物,例如分别于清朝嘉庆4年(1804年) 和道光20年(1840年) 铸造的铁香炉和铜钟等。古庙于2023年列为古迹。
古庙主祀天后。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代(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天后诞,前来参拜的信众络绎不绝。善信更会到侧殿摸天后的龙床,以祈求子嗣、健康和财帛。
佛堂门天后古庙附近有一块大石,大石上有刻于南宋甲戌,即咸淳10年(1274年)的刻石,是香港最早有纪年的刻石,刻石内容亦有记载佛堂门天后古庙的历史。此大庙湾刻石于1979年列为古迹。
清水湾郊野公园佔地615公顷,分为东面清水湾道以东延伸至龙虾湾一带的小山,以及西面坑口向南伸展至大庙湾的山脉两个部分。
香港4大险峰之一的钓鱼翁山和受海浪冲击侵蚀而成奇特地质的大岭峒均位于清水湾郊野公园内。郊野公园亦有多条郊游径,当中位于大坑墩的清水湾树木研习径,全程1.2公里,适合一家大细游览。大坑墩一带更是烧烤、野餐和放风筝的理想地点。
除了丰富的天然资源和生态,郊野公园内亦有不少历史名胜,例如于1983年列为古蹟的龙虾湾石刻和于2010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的佛堂门天后古庙等。
将军澳海滨公园位于将军澳南,由将军澳市中心伸延至调景岭。游人于公园可观赏到将军澳海域、鲤鱼门海峡及香港岛柴湾一带的美丽景色。园外则设有单车径及单车停泊处供市民使用。
香港知专设计学院于2007年成立,是为培育设计人材而成立的专上院校。位于将军澳景岭路的校舍在2010年启用,由法国建筑公司Coldéfy & Associés设计,概念来自一张飘浮于空中的白纸。校舍其中一个特色是连接学院1楼和7楼,爬升高度为25.75米的室外中空扶手电梯。
将军澳风物汛及灵风雅舍位於将军澳宝琳南路,前身为调景岭警署及职员宿舍,经过复修及改善工程後活化成为历史资料馆及旅舍。历史资料馆记述调景岭居民过往的生活点滴,免费开放予公众参观。将军澳风物汛亦会举办不同的工作坊和活动,及设有茶座售卖轻食。灵风雅舍设有客房供公众人士及团体预约,让客人可远离繁嚣,亲近大自然。
香港单车馆位于将军澳宝康路,是香港首个符合国际自行车联盟标准的室内单车设施。除了1条长250米、适合举行国际赛事的木製单车赛道外,场馆的多用途主场可用作2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或8个羽毛球场,其他设施包括活动室、舞蹈室、乒乓球室等。单车馆每月均举行不同类型的康体活动供市民参加。
单车馆外的香港单车馆公园佔地约5.3公顷,园内有广阔的草地和人工湖,以及极限运动场、运动攀登牆、缓跑径、模型船池、儿童游乐场、露天剧场等康体设施,是居民的休闲好去处。
相关网站:
香港单车馆
https://www.lcsd.gov.hk/sc/hkv/index.html
香港单车馆公园
https://www.lcsd.gov.hk/sc/parks/vdp/index.html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这块大石约有15米高,外形彷似一个背着小孩的妇人。有关望夫石的悲惨故事可谓家传户晓,对沙田的居民来说更是耳熟能详。传说有一个渔民的妻子在丈夫出海下落不明后,每天背着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来,风雨不改。一天,妇人背着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归来,忽然雷电大作,风雨交加。第二天,这个妇人和她的小孩就变成了一块大石,这就是现时着名的望夫石。
沙田车公庙位于车公庙路,主祀车公。相传车公是南宋(1127年 - 1279年)名将,曾成功平定江南之乱而获封元帅。传说在南宋末年,宋帝昺南下避难,车公沿途护驾。后来,车公不幸病逝,人们为表彰其忠勇,将他奉为神明。
农曆年初二是车公诞,而农曆年初三俗称「赤口」,相传容易有口角之争,不宜拜年,所以,除了每年年初二的车公诞外,不少市民喜欢在年初三到车公庙参拜祈福,并转动庙内的风车,祈求好运。
沙田车公庙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曾大屋位于沙田博康邨以南,始建于1848年,以花岗石、青砖及实心木材建成,是香港保存得最完整的客家围村之一。
曾大屋呈长方形,共三进,屋与屋之间有通道及天井相连;围牆上有枪孔和瞭望孔,围牆的四角有更楼和炮楼,以防御外敌入侵。祠堂位于最后一进排屋的中央,是举行祭典及仪式的地方。在大屋前面有一个庭院,从前村民便是在这里簸穀及风乾农作物。
曾大屋于2009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位于大围的香港文化博物馆是香港的大型博物馆。
博物馆设有12个展览场馆,当中5个为常设展览馆,包括金庸馆、粤剧文物馆、徐展堂中国艺术馆、赵少昂艺术馆及儿童探知馆。
相关网站︰
https://www.heritagemuseum.gov.hk/zh_CN/web/hm/highlights.html
佔地约8公顷的沙田公园位于沙田市中心城门河畔。公园设有多个特色花园,栽种了超过400种、约11万株植物。此外,公园亦设有儿童游乐场、露天剧场、观景台及单车亭等设施。
沙田大会堂位于沙田市中心,会堂设有1 372个座位的演奏厅、300个座位的文娱厅及佔地378平方米的展览厅之外,亦设有舞蹈室、音乐室、演讲室等设施,是新界东部的文化心脏。
另外,毗邻沙田大会堂的「城市艺坊」展出了多件由19位知名艺术家及设计师设计和创造的凋塑及公共艺术装置,是香港最大的公共艺术收藏之一。
新城市广场位於沙田市中心,连接港铁沙田站。商场总面积达200万平方呎,云集逾350间商店和逾50间食肆。另外,商场亦设有不少户外设施,包括「恐龙公园」丶「史诺比开心世界」及「宠物同乐园」。当中「恐龙公园」为占地3.5万平方呎,以恐龙为主题的大型常设综合式儿童户外游乐场,共设有14项玩乐设施。
道风山基督教丛林位于沙田道风山,是挪威宣教士艾香德博士于1930年创办。丛林的寺院式建筑,例如圣殿的外型、丛林内的道风山全图、圣经故事彩瓷等,充满中国风格。丛林内有教堂、图书馆及艺术绘瓷店。丛林的东面屹立着一个高12米的十字架,是丛林的标誌。
万佛寺位于沙田万佛山,供奉着12 000 多尊佛像而闻名。万佛寺由月溪法师于1949年始设,建有万佛殿、观音殿、准提殿、玉皇殿、万佛塔、观音亭、韦驮亭和十八罗汉廊等建筑。其中万佛殿及万佛塔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沙田城门河贯穿了整个沙田区,游人除了可在河畔的行人径漫步,登上河滨步行道欣赏城门河的景色,更可沿河畔的单车径踏单车直达大埔;在节日期间的晚上,则可欣赏横跨城门河的桥樑和两岸色彩斑斓的灯饰。端午节期间,城门河更是香港其中一个举办龙舟竞赛的地点。
马鞍山海滨长廊全长3.2公里,游人漫步长廊时,可观赏沙田海及八仙岭羣峯等辽阔景色。
长廊内不单有健身站、缓跑径和簕杜鹃园等多项康乐设施,还设有可为部分地灯供电的风力发电机和不会排放二氧化碳的太阳能及风能灯,以推广环保意识。
马鞍山公园位于马鞍山市中心,毗邻马鞍山海滨长廊,游人可欣赏临海景色。
公园占地5.5公顷,设有一个介绍马鞍山采矿历史的露天展览场,以及自然保育园地、迷宫式的花园、共融游乐设施和海洋广场等设施。
位于沙田的香港中文大学于1963年成立,校园佔地约137公顷,俯瞰吐露港,大学各书院、教学大楼、图书馆、音乐厅、文物馆、游泳池、运动场及水上活动中心等设施分佈于高低不等的山坡上,是香港最绿意盎然的校园之一。
而位于校内百万大道的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隶属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是一所中国文艺与考古学的教学及研究中心。文物馆经常举办各类型的展览,展出来自不同地方的珍品。
相关网站︰
https://translate.itsc.cuhk.edu.hk/uniTS/www.cuhk.edu.hk/chinese/index.html (香港中文大学)
http://www.artmuseum.cuhk.edu.hk/zh/(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香港科学园位于白石角,占地22公顷,是香港的科技基建旗舰,为创新及科技发展提供一站式的基础设施和支援服务。
科学园不单是推动创科发展的核心基地,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园内设有大广场及露天剧场等休憩设施,亦有商铺及餐饮处所等。其中称为「金蛋」的高锟会议中心,是科学园内著名的打卡热点。此外,科学园毗邻白石角海滨长廊和壮阔的吐露港,是骑单车往返沙田和大埔的中途休息站,也是进行亲子消闲活动的好去处。
香港铁路博物馆位于大埔崇德街,前身为旧大埔墟火车站。旧火车站大楼于1913年建成,是一座金字顶设计的中国传统建筑。
旧大埔墟火车站于1984年列为古蹟,经修復后成为一所户外博物馆并于1985年开放。博物馆主要介绍香港铁路交通的历史和发展,除保留旧火车站古蹟和其他铁路设备外,亦展出窄轨蒸汽火车头、柴油电动机车和6辆历史车卡。
相关网站:
https://www.heritagemuseum.gov.hk/zh_CN/web/hm/museums/railway.html
大埔文武二帝庙位于大埔富善街,于1892年启用,是昔日太和市议事、仲裁和祭祀的地方。大埔文武二帝庙为两进一天井的青砖建筑,屋嵴和正面外牆的灰塑,以及正门上方的木凋均造工精美。该庙于1984年列为古蹟。
庙内供奉的文武二帝分别为文昌帝和关武帝。文昌帝又称「梓潼帝君」及「文曲星」,相传文昌帝掌管知识和学业,故此为读书人及考科举者所奉祀,亦为孝道象徵。关武帝是三国时代(220年 - 280年)蜀国名将关羽,字云长,史称「关帝万人敌」,民间相传兼备「智信仁义勇」,也是威武和忠义的象徵,广受膜拜。
参观大埔文武二帝庙后,游人可顺道游览富善街。富善街有不少乡村土产及传统食品发售,保持着昔日太和市的繁荣。
大埔墟街市及熟食中心为一大型地道市场。街市规模庞大及环境舒适,吸引不少区内区外人士到来购物或用膳。
街市楼高3层,地下和一楼的商户约250个,售卖各种各类的食物和货品,更以海产种类繁多而着名。二楼的熟食中心则设有40个熟食档,提供各种地道美食。
绿汇学苑位于大埔运头角里的小山丘上,前身为旧大埔警署。旧大埔警署于1899年落成,是新界首间警署及警察总部,亦曾用作不同警务工作的办事处直到1987年。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于2010年将旧大埔警署活化成绿汇学苑,以宣扬永续生活及综合保育。从前警署的报案室、羁留室和枪房等设施现已转化为文物展览室,介绍旧大埔警署的历史和建筑特色。而文物径则串连文物展览室及警署的历史、建筑和生态特色。
旧大埔警署于2021年列为古蹟。
大埔碗窰是香港目前已发现唯一的青花瓷窰址,部分发现窰炉的地方于1983年列为古蹟。位于上碗窰村的碗窰展览,介绍碗窰的历史及考古发掘,并展示出土的明清两代文物。
大埔上碗窰村亦有一所超过200年历史的樊仙宫(又名樊仙庙),是香港唯一供奉陶匠守护神樊大仙师的庙宇。樊仙宫于1999年列为古蹟。
相关网站:
碗窰展览
https://www.amo.gov.hk/sc/historic-buildings/monuments/new-territories/monuments_20/index.html
敬罗家塾位于大埔头村,是大埔头邓族的家祠,曾作书室之用,现仍是族人聚会和举行传统节日活动的地方。敬罗家塾是传统的三进两院式建筑,据说是邓族于明朝 (1368年 - 1644年)时所建。
敬罗家塾于1998年列为古蹟,并于2001年完成修復工程,有关修復项目于同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优异项目奖。
泰亨是宋朝(960年 – 1276年)抗元名将文天祥后人的聚居地。泰亨灰沙围是大埔区现存最完整的围村,围牆、门楼及更楼的牆体由青砖筑成。灰沙围围牆及文氏家祠艺浣堂于2010年获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泰亨乡内有一所文氏宗祠,宗祠旁建有纪念泰亨文氏先祖文天祥的「泰亨文山公园」。
林村放马莆村有两棵称为「许愿树」的榕树。以往在农曆新年期间,人们会把写有愿望的宝牒抛上许愿树上,祈求愿望成真。后来,为了保育许愿树,改为将宝牒繫于树旁的许愿架上。
林村乡民在许愿树旁设立了林村许愿广场,并于广场内竖立了一棵25呎高的彷真许愿树,让游人延续昔日抛掷宝牒祈福的习俗。自2005年起,每年农曆新年期间于许愿广场均有活动推广这项许愿文化及传统,并逐渐发展成为香港许愿节,吸引大批市民和旅客前来参与。
林村许愿树附近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放马莆天后宫。放马莆天后宫于2010年获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梧桐寨瀑布群位于香港最高山脉大帽山的北麓,当中约35公尺高的主瀑是香港最长的瀑布。梧桐寨瀑布群一带丛林密佈,幽深雅緻,是爱好摄影者常到之处。
前往瀑布群亦会途经一所充满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道观– 万德苑。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坐落于香港最高山脉大帽山的北坡,佔地148公顷。该园成立于1956年,始创目的是援助贫苦农民,助他们自力更生。
随着时代变迁,现时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已转型为一所保育与教育中心,致力提升大众对生态及永续生活的关注。园内设有各式主题植物园、菜园和梯田农圃,以及各种保育和教育设施,供游人参观。
大埔艺术中心位于大埔安邦路,由前大埔官立中学改装而成,于2019年投入服务。
艺术中心的艺术工作室有不同的表演艺术团体及各种创意艺术工作者进驻,推动着香港特别是大埔区的文化艺术发展。
团体或个别人士除了参加驻艺术中心艺术团体举办的活动外,亦可租用艺术中心的黑盒、白盒、舞蹈室及音乐室,作排练、演出、讲座、展览等用途。艺术中心内亦设有艺术资源中心,让公众查阅本地艺术项目的活动资料纪录及刊物。
相关网站:
https://tpac.hk/sc
大埔林村河两岸有多个以有盖行人天桥贯通的商场。商场内货品一应俱全,是购物消闲的好去处。
当中,大埔超级城是区内最大型的购物商场,由5个区域连接而成,汇聚各类型名店、大型百货公司及食肆。
其他商场(包括大埔广场商场,昌运中心商场及宝湖商场)亦有很多小商店及小食店,为顾客带来另一番购物乐趣。
大埔滘自然护理区面积达460公顷,区内林木密茂,有100多种树木交错生长,构成优美的自然景色。区内设有4条用颜色指引的步行小径,以及1条供游人认识树木生态的自然教育径。该处亦是观鸟和赏蝶的好地方。
大埔海滨公园佔地22公顷,公园堤畔是每年大埔区龙舟竞渡的举行地点。
公园内提供多元化设施,包括昆虫屋、风筝放飞区、单车径、模型船水池、多个主题花园及露天剧场等。游人亦可登上公园内的香港回归纪念塔,从高处俯览大埔海滨和吐露港。
凤园蝴蝶保育区位于大埔凤园村,是香港着名的赏蝶地点。凤园内的蝴蝶品种超过200个,当中超过130个属香港不常见,甚至非常罕见的品种。
三门仔为一渔村,现时部分村民以鱼排及先进科技养殖各种鱼类。
该处可远眺船湾淡水湖堤坝,游人亦可参观村内的「大埔地质教育中心」,中心介绍了三门仔一带的地质、人文、历史、生态等资讯,并展出岩石标本。
从三门仔经小径步行约30至40分钟,通过连岛沙洲,便可到达属于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的马屎洲。马屎洲被誉为「户外地质博物馆」,位于小岛东南面海旁的自然教育径全长1.5公里,介绍岛上的古老沉积岩以及多种地质现象。
相关网站:
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https://www.geopark.gov.hk/sc/discover/attractions/ma-shi-chau
大美督位于船湾淡水湖畔及八仙岭山脚,环境优美,是消闲的好去处。游人可到大美督烧烤、放风筝、踏单车或钓鱼。该处亦设有家乐径、水上活动中心、青年旅舍等设施。此外,沿汀角路两旁有不少茶座及餐厅,为游人提供不同美味佳餚。
荔枝庄位于赤门海峡东南岸,属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的一部分。荔枝庄码头附近的前滩凹凸不平的火山沉积岩,是由地壳运动挤压而成,是极佳的地质考察地点。
荔枝庄亦是观星的好去处,该处的明爱赛马会小塘营为观星爱好者提供舒适的营地。
相关网站:
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https://www.geopark.gov.hk/sc/discover/attractions/lai-chi-chong
海下湾海岸公园位于西贡西郊野公园北端,拥有逾60种石珊瑚、超过120种珊瑚伴生鱼类和多种具科学价值的海洋生物。潜水人士可在海下村的码头附近一探水底的珊瑚世界,观赏海底景色。海岸公园内的「赛马会汇丰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海下湾海洋生物中心」亦提供生态导赏团,让参观人士欣赏珍贵的海洋生物,以及了解海洋生态。
此外,海下村内亦有一个石灰窑的遗址,是昔日村民用以从蚝壳或珊瑚骨骼提炼石灰作建筑及农业用途。
相关网站:
赛马会汇丰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海下湾海洋生物中心
https://www.wwf.org.hk/oceans/booking/
塔门是位于赤门海峡东北面的一个岛屿,小岛东面面向辽阔的大鹏湾,是观赏日出的胜地。
岛上值得游览的地方很多,例如天后古庙、龙颈筋、叠石等,游人亦可到塔门海傍街的海鲜酒家品嚐地道海鲜,或在码头一带的摊档购买塔门出产的海味作手信。
东平洲是位于香港东北部大鹏湾的一个岛屿,是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的一部分。东平洲拥有香港最年轻的岩石,岩石层层平叠,色彩丰富,着名的地貌景点有龙落水,更楼石及斩颈洲等。
环绕东平洲的海域亦划为东平洲海岸公园。该处录得65种石珊瑚、超过130种珊瑚伴生鱼类及超过200种海洋无嵴椎动物。
相关网站:
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https://www.geopark.gov.hk/sc/discover/attractions/tung-ping-chau
荃湾广场位于荃湾大坝街,邻近港铁荃湾西站,商场面积逾580 000平方呎,汇聚多间商舖和食肆,并设有电影院。
另外,商场5楼设有佔地逾23 000平方呎、备有户外休憩公园和儿童游乐场的平台花园,适合一家大细消闲耍乐。
海之恋商场位于荃湾大河道,连接港铁荃湾西站,是荃湾西的大型海滨购物商场。
商场楼高4层,面积达50 000平方呎,各式各样的食肆、大型百货公司和商舖云集,为游人提供环球美食和多元化的消闲购物体验。游人亦可经商场前往沿海的荃湾海滨长廊及单车径欣赏蓝巴勒海峡的景色和踏单车。
如心广场商场一期及二期位于荃湾西核心地段,连同如心海景酒店暨会议中心及木化石公园,是购物休闲热点。两期商场面积合共270 000平方呎,云集超过20间特色食肆及多元化商舖。
荃新天地位于荃湾杨屋道,共分两期,是区内大型购物商场之一。荃新天地建有40 000平方呎的花园广场及7 000平方呎的直立花园,是全港第一间「绿色商场」。商场连花园广场佔地合共500 000平方呎,约有200间商店及特色食肆。
悦来坊位于荃湾区中心地带,上盖因为外牆画有熊猫图案而被称为「熊猫酒店」的悦来酒店,是荃湾的地标之一。
悦来坊为购物商场,荟萃各式餐厅及商店,包括大型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商场毗连港铁大窝口站,并连接行人天桥网络,通往港铁荃湾站。
赛马会德华公园位于荃湾市中心,邻近仁济医院。
公园旧址是荃湾海坝村,园内的海坝村古屋于1986年列为古迹,而义璋陈公祠及旧海坝村民宅则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此外,园内亦建有「茶花园」、「草药园」、儿童游乐场、由太湖石组成的石山、人工流水、石桥和凉亭等设施。
三栋屋博物馆位于荃湾古屋里,于1981年列为古蹟。
三栋屋原是一条有200多年历史的客家围村,在1970年代,由于兴建荃湾港铁站的缘故,该村被迁至别处。政府于1987年将三栋屋重修成博物馆,让游人了解昔日农乡纯朴生活。自2016年6月起,政府于博物馆设立「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透过多元化的教育和推广活动,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
D.PARK愉景新城位于荃湾市中心,是区内的大型亲子商场,商场楼高三层,面积达630 000平方呎,约有140间商店、戏院和食肆。
8咪半则位于中染大厦内,距离D.PARK愉景新城约2分钟路程。商场面积逾270 000平方呎,设有大型傢俬及家品店、各式餐厅、超级市场及其他商店。
南丰纱厂原为纺织厂,于2018年完成活化工程,设有纺织文化艺术馆、商舖和休憩空间。另外亦有为techstyle 创业家和策略伙伴提供培育基地、共享工作空间和体验店。
西方寺坐落于荃湾最古老的乡村 — 老围村,背靠大帽山,前临三叠潭。西方寺由永惺老和尚始建于1970年,寺院范围面积近200 000平方呎,建筑物皆彷中国宫殿式建筑,庄严雄伟。设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万佛宝塔、藏经楼、斋堂等。
圆玄学院始建于1950年,座落于三叠潭宁静清幽的小丘上。该学院为宗教圣地,崇奉儒、佛、道三教圣神。院内的建筑包括庙宇殿堂、亭台楼阁、斋堂等。游人除了参拜及游览外,也可在寺内一尝美味斋菜。
竹林禅院位于荃湾芙蓉山,由融秋老和尚创建。据说当年老和尚曾三次获地藏王的启示,要他寻找梦中所见的福地兴建寺院。老和尚于是率领弟子在香港四出寻访,最后来到芙蓉山,便与众弟子开始建寺,至1982年禅院终告落成。
竹林禅院佔地逾400 000平方呎,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及藏经阁等建筑。竹林禅院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相关网站:
http://chuklam.org/
城门郊野公园佔地共1 400公顷,由北面的铅矿拗伸展至南面的城门道,西至大帽山,东至草山、针山。当中,位处大帽山东南面山麓的城门水塘深受郊游及远足人士欢迎。
游客除了可使用郊野公园内设施烧烤、扎营露宿,也可游览贯穿园内的远足径,包括菠萝坝自然教育径、麦理浩径(第七段)及卫奕信径(第七段),以及从城门郊野公园沿麦理浩径(第六段)往金山郊野公园方向前往城门碉堡,沿途可见荒废的战壕、地道入口及碉堡指挥部等第二次世界大战遗迹。
城门碉堡於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大帽山的主要山岭高达957米,是香港最高峰;环绕其四周的是佔地1 440公顷的大帽山郊野公园。大帽山郊野公园东面及南面分别接邻大埔滘自然謢理区及城门郊野公园,西面为荃锦公路,及一路之隔的大榄郊野公园;北面为林村,是香港一个郊游和烧烤的热门地点。
多条行山路径贯穿大帽山郊野公园,包括川龙家乐径、龙门郊游径、麦理浩径(第八段)、扶轮公园自然教育径、大帽山家乐径、荃锦自然教育径。
游人登上大帽山观景台,可俯瞰新界西部及北部大部分地区,甚至远眺蛇口及深圳,欣赏壮丽景色。
机场核心计划展览中心位于青山公路汀九段,一座名为「白楼」的历史建筑内。白楼属新古典主义殖民风格建筑,建有长廊及通向入口的弯曲台阶,其他古典主义建筑细节包括白色的灰泥工艺、古典的支柱、围绕长廊及天台上的装饰栏杆。白楼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白楼现时用作展览中心,展出机场核心计划的模型、图片和展板。而位于天台的观察台及中心外的花园均设有望远镜,供市民欣赏青马大桥的壮丽景色。
白楼已纳入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日后将活化为「国史教育中心悠悠馆」的学习中心。在相关的活化工程展开前,机场核心计划展览中心将继续开放予公众参观。
马湾是位于大屿山北面的岛屿。田寮是岛上最古老的原居民村,已有超过250年历史。昔日马湾居民大多以捕鱼和耕种为生,现时仅馀少数居民从事养鱼业。马湾岛上仍保存一些着名的古蹟,当中,马湾东湾仔北的考古发掘被评选为「一九九七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马湾公园毗邻挪亚方舟主题公园,园内小径依山而建,保留了数千棵原生树,是一个结合自然、教育、艺术和爱的主题绿化公园。公园设有金律广场、意中园、彩虹牆、鸟望台、古蹟馆及历奇园地等景点。
芳园书室位于马湾田寮村,在1920 - 30年代建成,前身是「陈氏书斋」,属乡村私塾,即传统的「卜卜斋」,学校于2003年停办。
芳园书室为一幢兩层高的长方型建筑,採用中式折衷主义建筑风格,以麻石山牆承托硬山式屋顶。屋顶建有护牆,中间有楣饰。护牆上有「芳园书室」4个模塑大字。芳园书室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芳园书室现时是旅游及中国文化中心暨马湾水陆居民博物馆。芳园书室已纳入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日后将活化为「创学芳园」,延续和拓展其原有书室功能,并举办加入创科元素的历史、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活动。在相关的活化工程展开前,博物馆将继续开放予公众参观。
马湾公园毗邻的「挪亚方舟」是全球唯一根据远古记载,以一比一比例建成的挪亚方舟主题公园,四周设置园艺花园和67对造型与实物相同的动物凋塑。其他设施包括方舟博览馆、珍爱地球馆、方舟生命教育馆及度假酒店等。
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位于大屿山北部,佔地126公顷,属世界级的家庭度假胜地,是本港重要旅游基建之一。
游人可乘搭港铁迪士尼专线,从欣澳站直达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迪士尼专线车箱和迪士尼站均採用特别设计,处处展现乐园的欢乐气氛。从踏进迪士尼专线车箱开始,游人便进入一段奇妙旅程。
甫进入乐园,游人即可在迪士尼代表卡通人物的喷水池前拍照留念。穿过以怀旧美国小镇风格打造的美国小镇大街后,乐园的地标、幻想世界园区的华丽城堡便映入眼帘。另外,以太空科技和星际历险为主题的明日世界、以丛林历险为主题的探险世界、色彩缤纷和满有童真的反斗奇兵大本营、恍似美国西部荒废小镇的灰熊山谷丶放满探险家各式各样收藏品的迷离庄园,以及以电影《魔雪奇缘》为主题的魔雪奇缘世界等多个园区,都有不同刺激程度的机动游戏、主题人物汇演和音乐剧、电影院等等候大家参与。迪士尼经典卡通人物则穿梭乐园不同角落,跟游人拍照留念。
乐园内各个园区均有餐饮设施,让游人玩乐之馀品尝特式美食。在玩过各园区后,游人都不会错过充满欢乐气氛的花车巡游,以及在特定日子举行的烟花汇演。为了让游人更全面地体验迪士尼的童话梦幻世界,度假区设有3家特色酒店,为游人提供富有特色的住宿服务。
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是访港旅客必到的景点,亦是一家人留下珍贵回忆的度假区。
迪欣湖活动中心位于大屿山北部,毗邻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佔地约30公顷。活动中心的最大特色是面积达12公顷,名为迪欣湖的人工湖。迪欣湖有着波光明淨的湖水、由多个喷水器组成的水景设施,以人工石景及天然大石建造的瀑布。湖畔的游艇中心提供脚踏船和脚踏游览车租赁服务,让游人在湖上和岸上欣赏迪欣湖的美丽风光。
另外,活动中心设有面积约4公顷的植物园,园内收集了多种本地和外来品种的植物,并设有观景亭,是游人拍照的好地方。活动中心其他设施包括儿童游乐场及附设健身处的缓跑径。
迪欣湖活动中心景致怡人,并有游乐设施,适合老幼一家同游。
相关网站:
https://www.hongkongdisneyland.com/zh-cn/destinations/inspiration-lake-recreation-centre/
黄金海岸位于青山湾畔,是屯门区的大型度假旅游区,设施包括度假酒店、购物商场及游艇会,并接连黄金泳滩及海豚广场。
黄金海岸的酒店及购物商场均採用欧陆式建筑风格,渗透着地中海浪漫情调。游人可于商场多间露天或海边食肆享受各国美食,更可漫步海滨长廊欣赏日落晚霞。
黄金泳滩毗邻新咖啡湾泳滩,是屯门区着名泳滩。泳滩设施的建筑风格与旁边的酒店及购物商场互相呼应,浑然一体。沿着沙滩后方的步道,便可到达海豚广场。
青山湾海滨长廊建于屯门避风塘防波堤上,全长约800米,毗邻三圣邨。长廊铺设了颜色深浅不一的红色地砖,砌成「舞龙」图案,配合以「蜑家船」和「中式帆」为设计主题的座椅,充分展现避风塘朝气蓬勃的面貌。游人在此可以饱览避风塘的景緻。
三圣墟位于青山湾畔,因附近的三圣庙而得名。三圣墟是本地少有仍保留昔日渔港风情的渔村,其海鲜市场更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品尝美味海鲜宴。
三圣庙位于三圣邨傍的麒麟岗,因尊奉儒、佛、道三教先师,即孔子、释迦牟尼和玄门关教太上道祖,而称三圣庙。该庙于1921年建成,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庙旁的麒麟岗公众公园有一块巨石,石前碑文记述「填海之前,岸线所在,以此石为界。」,是昔日屯门海岸线之标誌。
屯门高尔夫球中心位于龙门路,是香港首个公众高尔夫球练习场,佔地48 500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2层共91条球道的发球练习场、练习草坪及沙池设施。中心亦举办不同程度的高尔夫球训练课程及相关活动,提高公众对这项运动的认识和兴趣。
屯门公众骑术学校位于龙门路,佔地34 800平方米,是香港规模最大的公众骑术设施。
骑术学校主要设施包括1个大马练习场、2个小马练习场、马房,以及1条绕山而建、全长约950米的马径,让学员享受野外策骑的乐趣。学校亦会举办多元化的活动如小组训练班、参观及比赛等,以推动马术运动。
屯门市中心是屯门的重心所在,汇聚各类购物及文娱康乐场所,例如由屯门市广场、屯门时代广场及V City连成的大型购物区。购物区内除了大型百货公司和戏院外,亦设有各式各样的商店、销售摊位及食肆,满足区内居民及游人的各项需求。
文娱康乐方面,屯门公共图书馆、屯门文娱广场及屯门大会堂是区内的文化地标,亦是举办文娱活动的重要场地。至于屯门公园则是区内大型休憩公园,公园内设有面积达1公顷的人工湖,园内的模型船池、儿童游乐场及爬虫馆均甚受欢迎。
后角天后庙位于屯门旧墟天后路。该处昔日是屯门河流入大海的位置,因此该庙原称「口角天后庙」。自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填海发展,这座庙宇已不再立于海旁,而是被工厂大厦包围。
后角天后庙原为村民及屯门最大氏族陶氏所建,其后屡经扩建和重建。庙内一口由浙江人士于清朝康熙36年(1697年)所送赠的铁钟,为此庙历史的物证。
庙宇前面的天后庙广场是一个宽敞舒适的公共休憩空间,亦是大型文娱康乐活动的举办场地,例如天后宝诞巡游活动及抽花炮仪式、年宵市场及千人宴等。
广场内的花炮展览馆展出实物大小的花炮供游人观赏,亦透过展板、影像及相片,让参观者对后角天后庙、天后诞及相关的民间习俗(如抢花炮),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青山禅院又名青山寺,位于屯门青山山腰,与元朗灵渡寺和凌云寺合称「香港三大古刹」。
青山禅院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刘宋时期(420年 - 479年)。相传高僧杯渡禅师于南北朝刘宋时期曾隐居于青山,青山亦因此别称为杯渡山。据说原来的佛寺因清朝(1636年 — 1912年)初年实行迁海令,将沿海居民迁入内陆而荒废。1829年,陶氏族人兴建青云观,至1910年代末,时任青云观主持于道观旁兴建青山禅院。
青山禅院由多座富有特色的建筑物组成。例如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如来佛的大雄宝殿,以及供奉韦驮的护法殿,两座殿宇的屋嵴均饰以石湾陶瓷;而山门、客堂和功德堂则饰以灰塑,造工精巧。
青山禅院的建筑甚具历史价值。2010年,「香海名山」牌楼、大雄宝殿、菩提萨埵殿、山门和护法殿评为一级历史建筑;「不二法门」牌楼、宿舍、客堂、居士林和观音阁评为二级历史建筑;而功德堂则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青松观座落于屯门麒麟围,毗连屯门医院,是香港着名的道观。
青松观于1950年在九龙伟晴街建坛,于1960年在屯门现址建立永久观址,观内首座建筑物纯阳殿于同年落成,其后观内陆续增建多座採用中式设计的道观建筑。当中,纯阳殿、清华堂及翊化宫是举行宗教或祭祀仪式的地方,而梅萼轩和晚睛楼则是安老院。
青松观内的假山水池和亭臺楼阁形成的幽雅园林美境、定期举办的珍贵盆栽展览,以及怡和斋提供的美味斋菜,吸引不少善信和游人到访。另外,青松观亦有举办道教文化课程,让公众更了解道教的理念和文化。
青松观内的纯阳殿和翊化宫于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清凉法苑位于屯门虎地,始建于1912年。在屯门发展成新市镇前,这所佛教寺院附近遍植桂花(又称木犀),故最初名为樨香园,后来才改称清凉法苑。
清凉法苑的重要建筑包括约建于1913年的淨恩小筑和建于1928年的佛殿,两者皆是中西混合的建筑,风格独特。淨恩小筑和佛殿于2010年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清凉法苑供应的斋宴十分驰名,是游人品尝斋菜的好去处。
岭南大学前身是1888年于广州创立的格致书院,其后在1967年以岭南书院之名在香港復校,并于1999年正名为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在1995年从香港岛司徒拔道迁入屯门虎地,新校园设计将广州校园的原貌融入现代建筑的风格之中。
妙法寺位于青山公路蓝地段,始建于1960年。寺院的万佛宝殿于1980年落成,正门入口有一对高及3层的巨大金龙,环绕着由红砖砌成的大柱,金光闪耀,栩栩如生。至于通往宝殿2楼的楼梯则有描述佛陀故事的浮凋。
万佛宝殿毗邻的妙法寺综合大楼于2010年落成,内有佛殿、大会堂、图书馆及其他文教福利设施。大楼建筑以须弥山作意念构思,顶层是大雄宝殿,设计如一座硕大的水晶莲花,亦如一顶僧帽。从大殿看台远望,屯门乡郊景色尽收眼帘。
T·PARK [源·区]位于屯门稔湾路,是个使用先进科技处理汙泥设施「转废为能」,以及集休闲和自然生态教育为一体的环保游乐园。T·PARK [源·区]引入最先进的高温焚化技术,每天可处理高达2 000公吨汙水处理厂的汙泥,并将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转化成电能,为T·PARK [源·区]以及公共电网供应电力。
园区设有各式各样的消闲及教育设施供大衆免费享用,包括户外园林花园、户外足浴池、3个不同温度的室内水疗池,以及介绍汙泥处理过程的互动展览,让访客在远离烦嚣、舒展身心的环境学习环保知识。
如欲到访T·PARK [源·区],请到有关网页预约活动 (https://booking.tpark.hk/?lang=sc)。
大榄涌水塘于1957年建成,水塘原址为山谷,内有不少丘陵,储水后便形成了十数个小岛。绿意盎然的小岛星罗棋佈,散落在蔚蓝湖水之上,形成了一片如诗如画的千岛湖美景,因此有「香港千岛湖」的美誉,是热门的行山地点。
YOHO MALL形点位处港铁元朗站旁,为新界西及北部的大型购物商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呎。其设计意念着重绿化与消闲体验,场内有约12万平方呎的户外绿化空间,提供逾300间国际知名品牌商铺及餐饮食肆,以及大型户外餐饮美食长廊,让顾客体验一站式的购物新体验。
位于西边围及南边围之间的元朗旧墟,在清朝康熙8年(1669年)建立,有「满清一条街」的称号。是昔日元朗最繁盛的市集之一,中间有长盛街、利益街和酒街,街道两旁设有各行各业的舖户。
旧墟中有不少具历史价值的建筑,就连民居都充满古代风情,当中,「晋源押」是香港最早期的押舖之一,极具历史意义,并于2009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大树下天后庙位于十八乡瓦窰头,约建于清朝乾隆51年(1786年),庙居大树下,因此得名。古庙之正殿为天后祠;左右两侧分别为奉祀于1899年英国租借新界时殉难乡人之神位的英勇祠,及奉祀文武二帝的文武殿。
天后又称「妈祖」,相传本名林默娘,宋代(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据说天后天赋异能,拯救过许多遇到海难的人,故举凡以海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为其守护神。
每年农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诞会景之日,庙宇内外均有重大庆典。村民举办会景巡游,沿元朗街道往天后庙均有舞狮、舞龙及舞麒麟助庆,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给。在香港举行的天后诞庆典中,以元朗的最为隆重和多姿多釆。
大树下天后庙于2010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八乡古庙位于八乡上村,约于1861年之前由八乡多条村落共同建成。古庙是专门供奉观音的村庙,因此又名「八乡观音庙」,是举行隆重仪式 — 春秋两季祭神祭祖以及庆祝观音圣诞的神圣之所。除了祭祀仪式外,村民于庙前空地筵开百席,以盘菜或斋宴奉客。在八乡原居民心目中,八乡古庙代表着荣耀与庄严。
八乡古庙于2010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锦田树屋位于锦田水尾村,据说原址为锦田邓氏族人的书斋,其屋主因清朝(1644年 — 1911年)颁行迁界令而离开锦田,从此一去不回。另一说法指该地原为一所天后庙,在该庙倾圮以后无人打理。历经多年,石屋旁的一棵细叶榕不断长大,慢慢将整间石屋包围起来,并渗入砖瓦的隙缝生长,难分彼此,形成今日奇特的景观。
吉庆围位于元朗锦田,是一条古老的围村,由邓族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 — 1487年)兴建。围村呈四方形,以青砖筑成围牆,保卫村民免受盗贼侵袭。村内设有一小庙,供奉了15位神祇。
吉庆围以「铁门事件」着名。1899年,锦田乡民与接管新界之英军展开血战,最后闭关铁门退守围内。其后,英军攻入吉庆围,并拆除及运走铁门作战利品。
直至1924年,族中乡耆邓伯裘去信英廷,要求交还铁门。终于,英廷把铁门运回原处,交还铁门仪式于1925年5月26日举行。
吉庆围的神厅、围门、炮楼及围牆于2010年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屏山文物径为香港首条文物径。屏山乡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邓氏其中一支早于十二世纪时已定居于此。多幢瑰丽建筑先后兴建,不少至今依然屹立,见证过往的历史和社会发展。
屏山文物径蜿蜒于坑头村、坑尾村和上璋围间,长约1.6公里,将多座典型中国传统建筑接连起来,信步可达。文物径沿线的独特景点包括於2001年列为古迹的邓氏宗祠(香港最大的祠堂)丶聚星楼(香港现存唯一的古塔)和愈乔二公祠丶於2009年列为古迹的仁敦冈书室及2013年列为古迹的达德公所,以及其他多个历史建筑及传统建筑物。
此外,游人可到访屏山邓族文物馆暨文物径访客中心,了解更多有关屏山邓族的历史文化和屏山文物径的历史建筑的资讯。文物馆位於元朗屏山坑头村,前身为建於1900年的旧屏山警署,於2010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二帝书院位于锦田水头村,由锦田乡16位声名显赫的士绅筹组的邓二帝会于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 — 1850年)集资兴建,以供奉文武二帝及作研习学术的书室。厢房的入口是月牙门,书院牆头饰以花草小鸟图案的灰塑,而窗櫺则有不同图案的通风瓦,古钱花案,有些则以不规则的几何图案组成。
书院前院以白石铺砌,称为「白石巷」,所以书院学生又被称为「白石巷子弟」。书院是一所两进式建筑,前室供奉财帛星君,文昌帝君、关圣帝君和魁星踢斗,中央隔一天井,后室为书斋。
二帝书院于1992年列为古蹟。
邓氏宗祠位于屏山乡坑头与坑尾两村之间,由五世祖邓冯逊于元朝年间(1271年 — 1368年)兴建。
邓氏宗祠是三进两院式的建筑,横樑刻有各种动物和吉祥图案,屋嵴饰有石湾彩瓷。宗祠之最大特色是正门没有门槛,而屋内天井则有红砂岩通道,由此可知邓氏族人曾有身居朝廷要职者。
邓氏宗祠于2001年列为古蹟。
聚星楼位于上璋围之北,是香港现存唯一的古塔,约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 — 1398年)由邓族七世祖邓彦通兴建。据称聚星楼是一座风水塔,其矗立的位置原是河口,面对后海湾,用以挡北煞、镇水灾,潮退时免受退财之灾。
聚星楼于2001年列为古蹟。
香港湿地公园坐落于天水围北面。公园设有一个访客中心及60公顷的湿地保护区。访客中心设有主题展览廊、放映室、礼品店、餐厅及室内游戏室。湿地保护区则包括人造湿地和为水鸟而重建的生境;还有溪畔漫游径、红树林浮桥及观鸟屋等。
米埔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界西北部的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湿地内,佔地380公顷,是「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的米埔沼泽区的一部分,自1983年起由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管理。
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湿地是个浅水海湾,临水地带为广阔的潮间带泥滩,滩后遍佈红树林、潮间带虾塘(基围)、渔塘和芦苇林,是迁飞候鸟从北极圈俄罗斯迁飞至澳洲期间的重要度冬栖息地和补给站。在数以万计的迁徙水鸟中,包括多个世界性濒危品种如黑脸琵鹭、黑咀鸥和小青脚鹬。春秋两季是观鸟的最佳时候。保护区筑有浮桥和步行径,方便游人观赏自然景色。
备註:米埔自然保护区属禁区范围,游客必须向渔农自然护理署申请通行证,或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举办的公众导赏团方可进入。
相关网站:
渔农自然护理署
https://sc.afcd.gov.hk/gb/www.afcd.gov.hk/tc_chi/index.html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
https://www.wwf.org.hk
文天祥公园是纪念精忠报国的南宋(1127年 — 1279年)名将文天祥,其6米高的铜像屹立于公园的最高处,令人肃然起敬,铜像后有一幅凋工极之精美的大石碑,详尽地描述文天祥的生平事蹟,石碑还刻上文天祥被元军囚禁其间所写的《正气歌》,其英勇、气节和爱国精神更震撼每一位游人的心灵。
大夫第位于新田乡永平村,建于清朝同治4年(1865年)。这座宏伟的府第,前后都有广阔的庭园,庭园四周有青砖牆环绕。大夫第是传统华南士绅阶级府第建筑的典型,也是香港最华丽的历史建筑物之一。
大夫第于1987年列为古蹟。